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探讨弘扬教育家精神
中新网3月31日电 (记者 崔白露)什么样的教育工作者可以被称为教育家?年逾九旬的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认为,“只有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才能被称为大先生。”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座谈会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诠释教育家精神深刻内涵。
教育家是为人表率者
座谈中,顾明远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经历,分享了他对于教育家所需具备特质和精神的理解。
顾明远认为,成为教育家,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要掌握教学艺术,创造自己的教育风格。
作为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比较教育学重要奠基人,顾明远躬耕杏坛七十余载,至今仍投身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一线,笔耕不辍。其新著《我所认识的大先生》通过他与46位大先生的交往故事,生动刻画一代代教育家心怀大我、笃行博学、全心育人的群像,通过不同人物展现教育家精神。
“写书的初衷,一是怀念中国杰出的老一辈和同辈教育家,二是学习其教育家精神。”顾明远表示,中国教育家的精神力量一直滋养自己成长,希望更多教育工作者也从中获得激励,为中国教育作贡献。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表示,中国教育家应有根脉、魂脉、学脉和经脉,即扎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土壤、对国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学识基础、为青年教师成长指引道路。
3月30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暨“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座谈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供图) 教育家需顺应时代发展变革
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也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工作者需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浪潮,守正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刘复兴认为,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建国”,再到“教育强国”,中国在百年历史中孕育出众多教育家,他们均不断开拓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实践,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有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教育的常识规律、育人根本,但教育家总会根据自己所处历史阶段和时代需求作出探索和创新。”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范绪锋表示,教育工作者需研究时代发展变化趋势,在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中作出变革。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同样认为,人工智能正进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作为教师,应学习人工智能教学理念和技术,将其运用到相关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价值的统一。
构建教育家精神的中国叙事
从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近代欧洲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不同历史时期,全球都涌现出不少优秀教育家,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下,如何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成尚荣认为,新时代下,需要构建教育家精神的中国叙事,彰显中国教育的风格、智慧和力量。
“中国是崇文重教、尊师重道的文明古国,从孔子、孟子到陶行知、张伯苓、蔡元培、吴玉章,都是中国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范绪锋表示,弘扬中国的教育家精神,已成为展现文化自信、教育自信的重要方面。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来自代代相传,既包括古代教育家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共通精神,也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家所具备的特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认为,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挖掘、梳理更多中国教育家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对外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