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总叹气?恭喜你,已经掌握了一招解压新招数
“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叹气已经成了当代打工人每天的标配:周一的早晨,先叹个气才有力气开启一周的拉磨;面对老板突然扔头上的烂活儿,也得先叹口气才有勇气点开文档......
虽然老话总说“一叹穷三年”,身边人也都在劝,“别老唉声叹气的,太消极了”。这让我们在叹气时,总会多多少少有点心理负担——但别慌!
为了能放肆叹气,我们最近特意去研究了科学家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叹气还真不是啥坏事儿!时不时叹个气,反而还有益身心健康呢。
经常叹气,多半是抑郁了?科学家说:不存在的!
作为一种日常中常见的非语言行为,叹息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负面情绪的一种表现。2011 年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就认为每天的叹息表达与亚临床抑郁症有关。
但是,也有人不这么认为,2022 年的一项样本量更大的研究就发现,跟那些叹气少的人相比,多叹气的人并不会有更多的抑郁症状。甚至,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多叹气的男性,反而抑郁症状会更低一些。
不是说叹气不好吗,怎么听起来叹气反而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了呢?这就要从叹息的本质说起来了。
此刻,让我们一起主动地做一次叹息:先深深地吸一口气,感受气流从鼻腔一路顺畅地流通至胸腔乃至腹腔,接着,再用嘴慰藉而畅快地将肺中的废气一口气吐出去。
等等,这不就是一次深呼吸吗?其实,每次叹气都是以一次深深的吸气和舒缓悠长的呼气所组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肺部和神经都在悄悄被激活。
从生理层面讲,叹气和普通呼吸、喘息一样,只是为了应对我们特定场景的一种呼吸模式罢了。而且,不仅仅是我们人类会叹气,所有哺乳动物都会。
仔细观察过自家毛孩子睡觉的铲屎官可能就观察到过,毛孩子们会在睡得憋气的时候突然来一个长长的叹气,这可不是它们对这个家有什么不满,单纯只是它们的身体发现:正常呼吸的进气量已经不够了,赶紧来个叹息恶补一下吧!——这也正是人类身体同样会做的事情。
因此,一些研究者会将叹息称为“呼吸系统的重置器”。叹息的最基础功能,就是维持我们正常的呼吸模式,以一种深浅交替的方式,平衡我们体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相比我们寻常的呼吸,叹息所进行的呼吸更深、更重,一次叹息差不多能达到寻常呼吸两倍的进气量,这不仅能使肺部充满空气让我们获取到更多的新鲜空气,还能让肺部那些平时用不到的肺泡也能得到更充分地激活,而这有助于预防肺泡塌陷,对于我们肺部的健康可是大大的有好处。
没事多叹气,你的肺真的会感谢你!
因为无论是普通呼吸、叹息还是喘息都共用一套作用路径,有科学家甚至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猜想:最初,人类只有普通的浅呼吸一种呼吸模式,但过浅的呼吸会导致肺部中的部分肺泡塌陷,从而导致部分人的死亡;久而久之,人类就逐渐形成了叹息这种更深呼吸的模式,而这种深呼吸模式成功解决了肺泡塌陷的问题。久而久之,普通呼吸-叹息这样交错的呼吸模式,就成了人类自发的生理行为。
无论我们是否给叹息附加上有关情绪的解读,它都如此自然地一次次进行着。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通过一次次的叹息,刷新着我们的呼吸状态。
叹息和情绪,有什么关系?
既然叹息是人体自然的生理行为,为什么我们又会将它和情绪变化联系起来呢?这就要说到叹息经常发生的场景了——你猜的没错,正是我们处于紧张、焦虑、疲惫等等“应激”状态时。
当我们处于这些状态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处于应激紧张状态,不仅全身肌肉紧绷,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甚至会不自觉的长期屏息或浅呼吸,这就会让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缺氧状态。
此时,深感不妙的身体就会将信号传递回大脑,而大脑就会指挥着我们来一次又深又猛的呼吸,让新鲜的空气顺着气道一路直到肺部,为全身血液输送新鲜氧气,排出体内继续过多的二氧化碳。
随着新鲜氧气的涌入和废弃二氧化碳,原本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缓缓松弛下来,因为憋气而混沌的大脑而逐渐恢复正常,此时,我们应激的状态也得以缓解。
叹气,确实是因为焦虑、紧张、压力等等情绪,但与其说叹气是一种糟糕的信号,不如说是我们的身体在积极自救。
正如前文所说,适当的叹气能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在从糟糕的状态转向更舒适的状态时,叹气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完成这次情绪的爬升。一声长长的叹息,能帮助我们更快地从低迷状态转向愉快的状态。此时,如果再加上一个长长的伸懒腰,那效果更是超级加倍。
除了情绪上的改变,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叹息,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
很多人在开始做某个艰难的任务前,都会狠叹一口气给自己加油鼓劲,别以为这只是一种精神胜利,科学家已经在研究中证实了,这种行为确实有助于提高我们在任务中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我们在任务中的表现。
有趣的是,似乎只有通过鼻子吸气才有效果,用嘴呼吸却没有类似的效果。这或许是因为这两种吸气模式所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同。
总而言之,每一次叹息,不仅能改变我们的呼吸状态,还能让我们的身体状态从内而外地进行一次状态刷新,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次加红加蓝的更新。
而且,叹气除了从生理层面正儿八经帮你更舒适,在社交场合,诶你别说,偶尔叹个气也能有点用处。
在和人不对付的人沟通时,时不时地叹个气,但凡对方有点眼色都会知道:哦,这是嫌我烦了。这场令你不适的对话,也就能自然地结束掉了;在老板非要给你安排活,同事冷不丁给你甩锅时,长叹一口气也能表现出本牛马的不爽之心:“掀桌子走人是不行了,用叹息在心理上甩对面两个大耳巴子也算一种解压方式了”。
有时候,这种狠狠地叹气就像一种情绪宣泄,能让我们狠狠地将胸中的浊气和心中的不忿地狠狠甩出去。
当然了,叹气虽好,也别把叹气当成人生的解决方案。毕竟,当你习惯这种呼吸模式之后,你的正常呼吸可能会受到影响。
但如果,你实在喜欢这种叹气带来的快感,不妨试试一些叹气式呼吸训练,让每一次叹气都成为一次呼吸训练。这样一来,当别人问起你为什么总叹气时,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来一句:你不是,我这是高级的呼吸训练!
最后,祝大家都能自由且舒适地长叹一口气——爽!!!!
tips:如何将叹气转换为呼吸训练?
要点:
1、身体坐直,保持中立位,肩膀放松;
2、快吸慢呼,鼻吸口呼。
3、吸气时,尽量让空气充盈整个胸腔腹腔,推动横膈肌运动,而不是只有胸腔起伏。
4、呼气时,试着肋骨回收。
5、周而复始,重复着过程,单次练习五分钟即可。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