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花粉飘,过敏早预防 - 时令节气与健康

2025年04月09日 来源: 点击:

春季过敏悄然而至

春雷响,万物长,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然而,随着花粉、尘螨的增多,春季过敏也悄然而至。不少过敏人群深受其扰,喷嚏不断、皮肤瘙痒等症状频发。

想要预防过敏能提前用药吗?

与其发病后再用药,不如提前用药。在这里,建议过敏症状较重、周期性过敏的患者检测一下过敏原。了解自己对何种花粉过敏后,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如果是季节性的花粉过敏,可以在过敏季节到来前1到2周开始使用抗过敏药。例如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也可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它们可以减轻鼻黏膜的过敏性炎症,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预防和缓解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3月份,柏树开始授粉,之后还有桦树、梧桐等。患者如果对其中一种树木的花粉过敏,便会在树木授粉期间出现过敏症状;如果患者同时对几种树的花粉都过敏,症状持续时间便会拖长。因此,预防用药的周期应覆盖整个花粉季,一般需要等花粉季结束后1到2周才可以停药。

除了用药预防过敏还要怎么做?

春天,树木的授粉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一种树木授粉半个月左右就会结束,所以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到另一个城市待一段时间,我们管这种方式叫作异地治疗,即跑到一个几乎没有过敏原的地方去,这样可以做到不用药。

但是,大多数人无法实现异地治疗,毕竟还要工作、上学,怎么办呢?那就是尽量少出门,即使要出门,也要在花粉量较少的时间段,如清晨和傍晚外出。下午是空气中花粉浓度比较高的时间段,大家尽量不要出门。如果必须要出门,应做好防护,例如佩戴防花粉口罩、鼻喷过敏原阻隔剂等。

外出开车时千万不要开窗,通风模式可以选择内循环。居家期间也尽量不要开窗,可以配合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此外,回家后还要及时洗脸、洗头、更换外衣,把吸附在衣服和身体表面的过敏原去除。如果大家做了这些工作,依然出现了过敏症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此外,过敏呈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脱敏治疗。

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哪些?

临床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皮肤试验和抽血检测两大类。

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浸液滴于皮肤表面,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使过敏原与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结合。如果受试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在15~20分钟内针刺局部就会出现风团和红晕。皮肤点刺试验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多种过敏原,费用相对较低。计划做皮肤点刺试验的患者,需要提前1周停用抗过敏药。

有的患者皮肤有比较严重的湿疹或皮疹,或者年龄较大,难以完成皮肤点刺试验。这时就可以考虑进行抽血检测,也就是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当过敏个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这些抗体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体外检测,痛苦小,不会诱发全身过敏反应,不受皮肤状态和药物的影响,对于正在服用抗组胺药或有皮肤病的患者也适用,还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但检测费用相对较高。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 关凯

策划:谭嘉 王宁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