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去年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同比下降
中新网广州3月21日电 (蔡敏婕 刘馨龄 骆荟茵)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广东省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全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较2023年分别下降8.9%和9.2%,结核病防治取得成效。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为74.1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三位,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全社会联合起来消除结核危害。
广东各地不断优化结核病防治网络,持续提升结核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2012年以来,广东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下降了51%,全省发现并治疗了约72万例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是结核病患者吗?如何避免感染者发病?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主任、耐药结核病诊疗中心主任邝浩斌表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为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免疫检测手段检出,但无临床症状,也没有病原学或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病的证据,不具有传染性。
“个体感染后,约90%的感染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进入潜伏感染状态,约5%至10%的感染者会在感染后的一生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新近感染的1年至2年内,所以感染者不等于得了结核病。”他说。
研究表明,对潜伏感染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中国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指南》建议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等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终止结核病流行的关键干预措施之一。
另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的睡眠,增加身体抵抗力,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
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如何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
广州市胸科医院副院长胡锦兴称,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中、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校园内人群密集,一旦存在传染源,容易造成传播。
胡锦兴表示,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的关键在于落实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把好新生入学关,避免把传染源引入校园,与此同时,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症状监测、因病缺勤病因追踪、教室/宿舍通风管理等日常防控措施,学生应该掌握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做到有病不隐瞒,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若咳嗽、咳痰2周以上,提示可能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完)
- 上一页:家国永念丨最好的纪念
- 下一页:联海办:帮派袭击致海地两城镇262人死亡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