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感染力,让“大安全”理念深植人心
提升教育感染力,让“大安全”理念深植人心
天津走深走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船头悬挂着“国安号”红色彩灯、顶部张贴着醒目的“4·15”主题标识、船舱内年画娃娃IP“津小安”化身“国安小卫士”介绍20项重点安全领域……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一艘“国安号”主题游船在天津海河始航,为国家安全海岛行“天津篇”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海河文旅之中,以创新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市民踊跃参与,大家同乘“国安号”游船,对国家安全教育有更深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近年来,在津沽这片热土,“大安全”理念逐步深植人心、化作自觉行动,护航百姓安居乐业、城市向新发展。
课堂内外,共绘爱国之情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人民安全将产生哪些影响?”“保护文化安全与保护人民安全有哪些内在联系?”
不久前,一场热烈的学术研讨,在南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安全领域前沿课题各抒己见。
这是天津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的首场“智慧对撞”。这一以南开大学为依托,汇聚各方力量打造的国家安全智库,拥有一支高水平、跨领域和学科的国家安全研究队伍,将不断探索国家安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对策,为天津乃至全国的安全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仅仅在南开大学,在天津大中小学课堂内外,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国家安全教育不断向深发展。
去年,面向5000多名大一新生,天津大学开设了《国家安全教育》数智化公共基础课,以期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虚拟仿真技术和实践教学被巧妙地引入到授课中。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天津大学虚拟仿真中心沉浸式学习国家安全课程,还可以走进天津海关等单位,上一堂“国门安全”现场实践课。
近年来,天津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着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让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融入到教学中。
一组数据体现了这一工作的成效:截至目前,天津各级各类高校均已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各级各类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已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日常教学;实现了天津市国家安全课程开课率100%、教学对象覆盖率100%、专(兼)职教师配备率100%。
护航发展,安全教育落地有声
安全无虞的发展环境,是经济成长的基石。天津市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拥有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等“金字招牌”。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滨海新区基层治理中,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使用颇为常见。智慧平安社区建设等创新实践,正在为社会治理带来新方案。
“我们不断加强与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专业单位的合作,围绕大数据模型和工作场景创新,大数据智能应用新生态日臻完善。”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津还将国家安全教育与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在天津市宁河区,天津市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刚刚在七里海生态教育中心揭牌。
七里海湿地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湿地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和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曾经,这里一度生态严重退化,而今,水清岸绿、候鸟翔集。这片被誉为“京津绿肺”的宝贵湿地,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生态安全保卫战。
“绿色生态是宁河的最大底色。”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田秀静表示,宁河区为了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让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打造了这一基地。未来,“绿水青山”将不断从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天津聚焦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这一任务,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提供了坚强安全保障。
生活之中,共植安全理念
暮春时节,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道的海棠花溪公园,绿意盎然、花满枝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公园经过升级改造后融入的各种国家安全文化元素,更是成为家长们寓教于乐的好去处。作为津南区首个国家安全主题公园,沿公园小径漫步,国家安全主题展牌、拍照打卡点、小品景观等次第排开。
“我记得有个展牌上写着‘我能为国家安全做些什么’,就这一话题,我还跟女儿探讨了自己的思考。”海棠街道文澜花园社区居民李女士时常到公园遛弯,她说,这些教育内容让自己感受到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除了“硬件”,天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还在“软件”上下功夫。
天津素有“曲艺之乡”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为了丰富宣教载体,前不久,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话剧《爱国三问》在天津滨湖剧院首演,600余名观众与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展开了一场穿越百年的精神“对话”。
该剧通过“战火护校”“废墟复课”“痛失爱子”等戏剧场景,立体呈现了这位教育家的家国情怀。其中,“痛失爱子”的情节中,张伯苓儿子张锡祜以身殉国的事迹让观众深深触动。
“每场演出都是对‘爱国三问’的重新思考,希望观众不仅感动于故事,更能获得精神启迪。”在剧中饰演张伯苓的青年演员彭义程说。
近两年,天津不仅推出《爱国三问》《两航起义》等9部国家安全主题话剧,还举办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10周年主题文艺演出、情景讲述会、音乐会等,不断提升国家安全教育感染力,让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黄江林)
- 上一页:中越跨境足球友谊联赛开幕
- 下一页:土外长:土伊第五次高级别安全机制会议成果积极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