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装饮料爆炸插进天花板!饮料不能这样加热
瞬间爆炸,直接插进天花板!很多人喜欢这样做......
生活中
不少人喜欢把饮料热一热再喝
来自河北的王女士(化名)
就因为热了一个罐装饮料
差点把房子炸了
用燃气灶加热罐装饮料爆炸
残骸直接插进天花板
王女士由于想喝一杯热的杏仁露,于是将罐装饮料放在燃气灶上加热,“当时热了一个多小时,忘记还在热东西,结果就听到了爆炸声,还好事发时厨房没人。”
爆炸发生后,王女士家的厨房一片狼藉,燃气灶甚至被炸出一个坑,抽油烟机也掉在了地上。
罐装饮料的残骸也深深地插进天花板,这样的冲击力、破坏力让人吃惊。
不少网友表示
自己也曾经历过同样的“惊魂时刻”
罐装饮料
在加热时为何易发生爆炸?
未开封的易拉罐饮料在加热过程中,饮料中所含的气体体积膨胀,导致罐体内部压力剧增,一旦超过金属罐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爆炸。我们再来看几个案例:
安徽
2024年12月15日,安徽一男子用烧水壶加热可乐时,只见易拉罐旋转飞出,液体四处飞溅,打在男子脸上,宛若一记“水巴掌”。
贵州
2023年12月28日,贵州一男子吃宵夜时,将红牛放在桌底加热忘记拿上来,之后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爆炸,导致一名同伴的脚被炸伤。
吉林
2023年1月29日,吉林一男子用取暖器加热罐装饮料,打开后罐装饮料突然裂开并爆炸,烟雾弥漫。
如何防范易拉罐爆炸?
避免在微波炉中加热易拉罐
如确需用微波炉加热罐装饮料,应把饮料倒入适当的容器,如玻璃杯或陶瓷碗,注意不要使用金属容器。
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存放易拉罐
避免将易拉罐长时间放在高温环境中,如汽车后备箱或在阳光下暴晒,高温可导致其内部压力升高,引发爆炸。
不要冷冻罐装碳酸饮料
冷冻后的罐装碳酸饮料内含大量气体,密闭性强,液体结冰后体积会膨胀,从冷冻室取出后,饮料中气体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析出,使罐体内部压力变大,极易发生爆炸。
检查易拉罐的完整性
在打开易拉罐前,应检查其是否有裂纹、凹痕或其他损坏。这些损坏会降低易拉罐的耐压性,增加爆炸的风险。
了解所购买饮料的正确处理方法
不同的饮料可能具有不同的处理要求。在购买饮料时,应查看包装上的说明,了解正确的加热、冷冻或保存方法。
若不慎烧烫伤,如何急救?
1. 立即将烫伤部位置于流动冷水下冲洗,持续20-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炎症。
2. 冲洗后脱去表面衣物时,若附着在伤处可用剪刀剪开,切勿强行剥脱。
3.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伤口,并固定好。
4. 对于严重烧烫伤,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若被炸伤时
出现开放性伤面怎么办?
1. 若在拿取罐装饮料时被炸伤,手部有活动性出血,可以在肢体近端,用毛巾或皮筋给肢体加压,避免出血过多。
2. 注意每隔一小时放松加压物10分钟,观察手指血供情况,指尖是否有发白现象。
3. 保持创面干净,用干净的毛巾、纱布等包裹。
4. 立即就医,确保获得及时有效的专业治疗。
5. 若伤面位于眼睛附近,千万不要揉搓,如果异物在深层,揉搓后更难取出。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罐装饮料不论冰冻和加热
都存在爆炸风险
应小心谨慎处理
日常储存要避免
高温暴晒和低温冷冻
以免造成“泼天”危险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广州消防、杭州消防
监制:吴闯
主编:朱锦
编辑:那斓馨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
金句海报|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两国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
-
老板一夜血亏20多万,竟只因杀了几只蚊子?
嗡嗡嗡当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说明那恼人的蚊子又杀回来了!这位老板早已准备好“灭蚊神器”店铺打烊后就这么随手一放结果蚊子没杀成却将自己辛苦经营的店面烧毁足足损失20多万!据江西九江消防消息5月5日凌晨3时许彭泽县一家沿街店铺发生火灾2人被困店铺楼顶...
-
时政画说丨莫斯科·庆典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跨越80年的号角经久飘扬为了胜利的庆典激荡人心以史为鉴胜利神圣铭记为了和平的未来监制丨申勇 全宇虹摄影丨李晋...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在补钙这件事上,牛奶常常被推崇为首选食物,然而有一种高钙食物被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奶酪。奶酪、芝士、起司、干酪、乳酪,其实说的都是一种东西,原名都是英文的 Cheese,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芝士是西餐中的常见食材,目前在我国也不是陌生的食物,很...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都说“运动能够抗衰老”,但也有些人发现自己坚持跑步一段时间后,反而看上去面部皱纹好像变多了,更“显老”了。这也让很多人疑惑:运动究竟是延缓衰老的“良方”,还是过度消耗体力、加速衰老的“催化剂”?最近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揭开了真相。01运动...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