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菌菇飘香 致富有方
中新网南昌4月17日电 (卢梦梦)眼下,正是双孢菇成熟的季节。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前进村的双孢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菇房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菇香,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菌菇采摘、分拣工作。
“我们这里的双孢菇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棚内采用智能化温控技术来控制温湿,可实现双孢菇全年采收。”安义县龙津镇前进村双孢菇种植基地负责人魏德华介绍,该基地共建设菌菇种植大棚10余个,年产双孢菇130万斤,产值达6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双孢菇的品质与产量。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引进双孢菇深加工项目,开发菌菇罐头、菌菇酱等产品,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谈及未来,魏德华满怀信心地说。
图为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菌菇种植基地内,农户在分拣平菇。卢梦梦 摄 在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小菌菇也日渐为村民们撑起了“致富伞”。“安义是南昌的产粮大县,丰富的秸秆与牛粪正是培育双孢菇的优质原料,发酵后的菌渣还能还田当有机肥。”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菌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林武生介绍,目前,该基地已建成20个标准大棚,年产草菇180吨、双孢菇240吨,2024年实现销售额650万元。
更令人欣喜的是,菌菇种植基地还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了解,在该基地长期务工的村民有20人,人均年增收超30000元。“我去年建了6个种植大棚,采收的菌菇都由基地保底收购,年增收超10万元。”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村民刘贵根说。
安义县菌菇产业的发展,正是南昌市利用“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生动缩影。据统计,2024年,南昌市1153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突破16亿元。其中,232个村迈入“百万俱乐部”,28个村成为千万级“超强村”。(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