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 新业态劳动者要注意这些健康问题
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广泛使用和新就业形态的产生,劳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和面临的健康问题更加复杂。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介绍,劳动者既面临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引起的职业病,也面临一些新业态新就业模式可能导致的工作相关疾病。
一方面,对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一是要主动了解所从事的岗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可能的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如存在粉尘危害工作岗位,要正确佩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
存在化学毒物危害工作岗位,要正确穿戴防毒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
存在噪声危害工作岗位,要正确使用耳塞或护听器。
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不方便等而不做个人防护,或不规范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二是要主动践行健康工作方式,工间休息进行简单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疲劳等。
另一方面,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邮政快递(快递、外卖)、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从业人员长期处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状态和久坐等不良工作姿势,容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心理疾患、肌肉骨骼损伤等。
提醒外卖、快递、网约车、网络直播等从业人员,要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
一是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工作一段时间,适当活动一下,例如简单拉伸一下,劳逸结合;
二是避免长时间久坐,可以交替采取站姿和坐姿等,缓解疲劳。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