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最高法发布意见

2025年04月28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4月2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28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介绍了《意见》的主要内容。

王淑梅表示,《意见》坚持目标导向与价值导向,聚焦通道建设与区域司法协作机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十条意见。

一是切实增强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人民法院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职责定位,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新要求,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凝聚司法合力,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为通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筑牢法治根基。

二是充分发挥司法服务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的作用。强调人民法院要完善裁判规则、做实定分止争,依法审理涉通道建设、物流服务和贸易投资纠纷,服务保障通道建设和运营;加强金融审判、知识产权审判、环境资源审判,助力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完善货物单证规则、运输合同规则、当事人协议管辖和选择适用域外法规则等,推动跨境物流和贸易国际规则协调统一。

三是不断优化司法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制度机制。要求人民法院不断优化管辖制度、提升诉讼便利、推进多元解纷,探索构建符合大通道、大物流特点的综合运输案件管辖制度;推进涉外诉讼机制改革,促进涉外商事诉讼便利化;创新完善国际商事审判机制和机构建设,持续提升国际商事审判专业化能力,拓展多元解纷机制功能。

四是推动形成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运行的工作合力。明确人民法院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推进统筹协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保持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协同,支持重庆高院牵头健全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司法协作机制;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一张网”,深入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加强数据会商与应用,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健全审判人才培养和区域交流机制,实现人才资源互通互融;深化国际司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司法的国际影响力。

随后,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王海峰在会上发布了人民法院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典型案例。

王海峰介绍,这批案例集中展现了人民法院在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运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加强国际司法协助中的司法实践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完善裁判规则,统一类案裁判标准。在重庆渝某铁路公司与重庆施某建筑材料公司、重庆市某区政府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审慎平衡采矿权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方不必要损失,支持西部地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在重庆某航空投资公司与某通用航空公司、某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妥善审理以航空器为租赁物的融资租赁纠纷,促进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运用。体现了人民法院对涉运输通道建设、产业融资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的准确应用,对于统一类案裁判标准、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二、坚持平等保护,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在老挝某进出口公司与中国某公司、老挝某贸易公司运输合同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准确把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则,依法确定和适用准据法判断债权转让效力。体现了人民法院正确适用冲突规范,为国际民商事交往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司法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拓展多元解纷,助推纠纷高效化解。在上海某公司与合肥某船务公司海事强制令纠纷案中,人民法院灵活适用海事强制令制度,减少对通道项目建设的影响,最终促使请求人、被请求人及案外人三方达成和解。在海南某特科技公司与端某某、香港某公司、新疆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等返还原物纠纷案中,人民法院依托香港籍陪审员履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香港同胞熟悉当事人交易习惯、行业情况的优势,妥善化解涉港纠纷,促成当事人和解后撤诉。人民法院在这些案件处理过程中积极用好调解这一“东方经验”,拓展多元解纷路径,促进纠纷妥善解决,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加强司法协助,恪守国际条约义务。在蒙古国某公司与内蒙古某木业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中,人民法院准确适用《纽约公约》的相关规定裁定承认与执行蒙古国仲裁裁决。彰显了人民法院恪守国际条约义务、支持国际商事仲裁、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开放、包容、担当的司法形象。

相关文章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