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竟被网友看出血管瘤 身体出现这3个信号要当心
近日,重庆一女生
在社交平台晒出了
热门的手电筒光影照
照片发出后
却有眼尖的网友提醒她:
手部可能长了血管瘤
随后该女生发文表示
已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血管瘤
“感谢网友救命”
血管瘤是什么?
身体出现了哪些信号需要格外重视?
下滑了解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专业术语叫作“血管畸形”,往往出生时就存在,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进展。可大致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等。
血管瘤不传染、不转移,大部分的血管瘤都属于良性,早发现就能早控制。体积较小的血管瘤一般无需治疗。
出现了这些危险信号别忽视
建议尽早就医
医生表示,虽然血管瘤多为良性肿瘤,但血管瘤的危害程度因其类型、尺寸及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血管瘤可能只是局部的美观问题,而有些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身体出现以下变化,建议尽早就医↓
异常凸起与颜色变化
皮肤出现无法解释的红色或紫色斑块,或皮下摸到弹性肿块,特别是在头颈、四肢等好发部位,需要提高警惕。
当血管瘤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能出现的伴随性身体反应
局部持续性疼痛或灼热感,这种疼痛可能在活动或按压时加剧;
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比如手臂或腿部的血管瘤压迫神经,会导致相应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限;
不明原因的鼻出血或者牙龈出血,如果经常出现且难以止血,就需要格外小心。
生长速度异常
如果发现瘤体突然增长,且在短时间内直径增加超过2厘米,就需要立即就医。
部分浅表血管瘤可肉眼发现
B超仍是首选方法
那么是所有的血管瘤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发现吗?医生介绍:
部分浅表血管瘤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初步发现,这是因为当光线穿透皮肤时,会被血红蛋白吸收,而血管瘤部位由于血管异常增生,血液聚集量远超正常组织,所以在光影下呈现出明显的深色阴影。
但单纯的肉眼观察或光影测试,只能作为血管瘤初步怀疑的依据。临床上,B超是检查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通过B超,部分位于深部肌肉或器官内的血管瘤可以被及时发现,例如:
长在肝脏内的血管瘤,可能压迫肝内胆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黄疸;
颅内血管瘤一旦破裂,会导致脑出血,引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偏瘫、失语,严重时可直接威胁生命。
同时,B超也能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瘤的大小、深度、范围、血流情况等。
如果确诊血管瘤
该如何正确护理?
保持清洁
血管瘤部位的皮肤要注意清洁,每天用温水及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做好防晒
血管瘤部位的皮肤对阳光比较敏感,出门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涂抹防晒霜、做好物理防晒等。
多吃水果蔬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皮肤健康。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
好好休息
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压力过大。
(本文综合自科普中国、深圳大学华南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页: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空军发动网络攻击
- 下一页:中国倡导加强外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