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明细是隐私,外卖员不应知晓
“12只,注意身体啊,美女。”收到外卖员这条骚扰短信的四川成都王女士既愤怒又困惑:平台明明承诺对用户电话加密,配送员如何得知自己的真实号码及购买的是计生用品?
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公众对涉外卖、快递等隐私信息泄露的担忧。《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隐私泄露已成外卖快递行业的顽疾,外卖快递人员偷拍用户家庭环境、快递面单信息在黑市流通等问题近年来频频被曝光。
前不久,贵州省龙里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快递从业人员非法获取、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4名被告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
在上述案件中,龙里县某快递公司装车员潘某、罗某在“每条信息0.8元”的利诱下,连续一周偷拍快递面单,将数千条包含姓名、电话、住址及购买物品的隐私信息上传至网盘交易。这些信息经过层层加价倒卖,最终以每条2.5元的价格流入黑灰产市场,累计非法获利近3万元。
家住天津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近一个月内她连续收到多条快递信息。面单显示是她的手机号,姓氏也对,且需本人签收,可她每次去取快递时却被告知不是其快递,已被别人取走了。
“我联系快递公司,他们说从来没有泄露客户信息。可我为啥会收到快递信息?是不是商家或快递公司利用客户信息在刷单?”张女士疑惑道。
在陕西工作的王女士经常网络购物,她注意到,有人专门收集丢弃的快递包装以获取用户信息,部分配送App在虚拟号通话时自动关联真实号码,短信通道亦未加密,用户隐私在配送环节“一览无余”。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理个人信息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即处理个人信息应基于明确合理的目的,并采取对个人权利影响最小的方式。
“外卖员、快递员的职责仅限于安全配送,所需信息应为收件人姓名、地址、虚拟号码及订单编号,超出此范围获取或泄露商品信息,可能构成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害。”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科说。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占领指出,商家和平台向骑手提供超出配送必要范围的商品信息,已涉嫌违法。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配送员仅需知晓地址和虚拟号码,商品明细、真实电话号码等均属非必要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外卖员不应知晓。然而现实中,技术漏洞与权限管理松懈让“最小必要原则”难以落地。
“在成都王女士事件中,其手机号码已通过平台虚拟号加密,但骑手仍能直接获取真实号码并发送骚扰短信。”赵占领说。
据公开报道,部分平台为提升配送效率,在技术部署上“偷工减料”——虚拟号仅用于通话,短信仍关联真实号码。部分配送App在虚拟号通话时会自动解密真实号码,且订单详情页未完全屏蔽敏感信息。
记者采访多名快递员和外卖员了解到,部分平台提供给骑手或快递员的端口页面里,可以看到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即使有些平台打电话显示虚拟加密号码,但是反复拨号后有些会显示真实号码,而短信可以直接发送至用户真实号码上。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隐私权不仅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更是数字文明得以存续的伦理基石。外卖员的一条骚扰短信、快递面单上的一条敏感信息、平台系统中的一个权限漏洞,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蚁穴般悄然瓦解公众对数字服务的信心。
如何终结隐私“裸奔”?受访专家提出,需要“强监管+技术堵漏”,如将多次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公示,对泄露信息行为从重处罚;强制全平台使用虚拟号码,屏蔽骑手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严格限制平台、商家与第三方数据接口的权限,避免跨平台泄露等。
“平台应优化订单系统,屏蔽配送员对敏感商品信息的访问权限。”程科说,平台可通过虚拟号码技术,确保真实号码不以任何形式暴露给配送员。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建武认为,要从技术脱敏、权限管控方面避免个人信息从平台被泄露;从包装标准化方面避免因包装简陋或破损导致物品信息被他人知晓;从法律责任衔接方面,充分明确各方的法律义务以及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
“应定期对配送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及时修复可能导致真实号码或商品信息泄露的漏洞。”程科说。
广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尹玉建议,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抽查各平台个人信息保护及与第三方商家等对接情况,将多次违反个人信息保护的企业加入黑名单并予以公布;还应加大罚款力度,对不合规的企业加重处罚;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对涉及泄露个人信息、侵犯隐私权的情况作出相应处置。
“政府部门应当考虑出台相应规范,明确平台、商家及配送服务提供方的责任。”尹玉建议,比如在《快递暂行条例》中增设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保护专章,如商家不得将物品信息以任何方式透露给配送服务提供方,配送服务提供方无权查看物品信息、消费者真实手机号码等。如技术条件允许,应当推广全平台强制使用虚拟号码。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上一页: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总统共见记者
- 下一页:广东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对接AI及机器人产业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