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毒蘑菇》在北京首发 记载509种毒蘑菇助力识别与预防

2025年05月25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毒蘑菇》5月23日下午在北京首发,新书图文并茂,记载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可为毒蘑菇的快速识别与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5月23日下午,《中国的毒蘑菇》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分别为新书作序。庄文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关于全面认知中国毒蘑菇的科普读物”,《中国的毒蘑菇》为普及毒蘑菇识别和开展蘑菇中毒防控救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孙承业表示,《中国的毒蘑菇》科学性强、内容系统全面,是从事毒蘑菇基础研究、中毒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的必备参考书。

据介绍,《中国的毒蘑菇》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地域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种类记载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内容方面,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占全部种类的1/5;中毒类型涵盖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及其他类型。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分享“毒蘑菇发现背后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的毒蘑菇》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为“菌物物语”论坛开幕致辞,多位专家学者随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交流。(完)

相关文章
  • 端午将至!龙舟竞渡展现速度激情 特色粽子满足食客味蕾
    端午将至!龙舟竞渡展现速度激情 特色粽子满足食客味蕾

    央视网消息:再过几天就要迎来端午节了,目前全国各地的龙舟赛陆续开赛。近日,第18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在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江三河口水域举行,21支龙舟代表队挥桨竞渡,展现水上的速度与激情。随着发令枪响,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线。江面上,鼓声...

  • 我的家乡dǎi得很
    我的家乡dǎi得很

    这里是新疆,一幅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天山山脉宛如巨龙,赛里木湖澄澈如镜,喀纳斯湖四季皆景,广袤草原上牛羊成群,自然之美令人心醉。喀什古城街巷蜿蜒,承载千年丝路记忆;交河故城遗址,诉说着岁月沧桑,人文底蕴深厚绵长。烤馕、手抓饭、大盘鸡,地...

  • 北方气温继续回升 后天起南方新一轮降雨将至
    北方气温继续回升 后天起南方新一轮降雨将至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天(5月25日至26日),南方降水主要出现在西南、华南等地部分地区。后天起,南方新一轮降雨将至,需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受阴雨天气影响,未来几天,华南等地气温持续偏低;北方气温继续反弹,最高气温30℃以上的区域将深入东...

  • 暴雨黄色预警:湖北江西广西等5省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暴雨黄色预警:湖北江西广西等5省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中央气象台5月22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5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重庆东南部、贵州东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湖北大部、湖南大部、河南中南部、安徽西部和中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福建北部、广西北部和西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山...

  • “我爱你”,有5种说法
    “我爱你”,有5种说法

    巷口早餐铺的豆浆锅总在凌晨四点泛起第一朵涟漪,王婶把丈夫的保温杯灌满红枣茶时,天还没亮。三十年来她总嘀咕“这老顽固喝茶的口味挑剔”,却始终记得他血糖高,要多加两片西洋参。王婶的丈夫寡言少语,店里忙时不吭一声地干活,闲时就端着保温杯坐在...

  • 不用输入身份证号 线上买票购物可以直接用这个凭证→
    不用输入身份证号 线上买票购物可以直接用这个凭证→

    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公安部展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这个由公安部打造的"数字保镖",每天能减少2000多万次身份信息泄露风险。“网号+网证”给你的身份信息“加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