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千万要重视这个“冰箱杀手”!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拉、三明治和水果。
感染李斯特菌会出现什么症状?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感染?
01
感染李斯特菌
会出现什么症状?
冰箱的冷藏温度通常在0℃到4℃之间,可以阻止大部分食源性致病细菌的生长,但是,这样的温度对李斯特菌无效,它们能在低至-1.5℃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在冰箱的冷藏室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少量的李斯特菌就会生长到危险的污染水平。
从摄入李斯特菌到发病,有些人会有一段很长的潜伏期,通常可达三周,有的甚至潜伏2个多月。较长的潜伏期也让人们很难确定真正引起感染的食物来源。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其实不用太担心,大多数人感染了李斯特菌没有症状,或者出现腹泻、发热、疼痛和畏寒等症状,几天后便痊愈。
但是,对于孕妇、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而言,李斯特菌感染可能非常凶险: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较弱时,李斯特菌扩散到肠道以外的组织和器官,就可能出现头痛、发烧、肌肉酸痛、颈部僵硬、意识模糊、失去平衡和抽搐等症状。
在怀孕期间,女性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变化,孕妇因此更容易感染李斯特菌。虽然孕妇感染后本人可能只有轻微症状,但细菌会进入胎盘并感染未出生的胎儿,从而引起早产或流产,或者致使新生儿患上重病或死亡。
02
哪些食物中
可能存在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无法通过味觉、嗅觉或肉眼检测出来,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可以从土壤、动物、植物和废水等几乎所有环境中分离出来,因此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被污染的机会。
作为一种兼性厌氧细菌,李斯特菌在无氧环境中也能存活,因此,可见于真空包装的熟香肠、意大利火腿、熏肉等食物中。
从过去暴发的一些疫情来看,李斯特菌感染常与未经消毒的生鲜奶、沙拉、未清洗的生蔬菜、熟食肉类和预切水果等食物有关。
土壤中的李斯特菌在大雨天很容易溅出,溅到生长在地面较低位置的果蔬(例如哈密瓜)的表面或表皮上。哈密瓜的瓜皮上面还有很多网状纹路,不容易清洗干净,于是,当人们切瓜的时候,李斯特菌就会被带到果肉上。
此外,哈密瓜的酸度较低,而且经常放在冷藏室里较长时间,也有利于李斯特菌的生长。所以,一些专家建议患李斯特菌病风险较大的人群少吃预先切好的哈密瓜。
03
使用冰箱冷藏食物时
有哪些注意事项?
由于细菌在5℃及以上的温度中生长较快,因此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4℃或以下。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很多家庭都没有达标。
专家建议,在冰箱不同区域放置几个粘贴式温度计,要是发现某个区域的温度偏高就调整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冰箱内部的温度也会有所不同。冰箱靠后的位置通常温度较低,而冰箱门则是最热的地方。
冰箱存储食物,以下小技巧要记牢:
牛奶、生肉等食物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门上的置物架上,最好放在靠近冰箱后部位置。
生肉与即食食品要分开存放。生肉最好存放在冰箱底层。
东西比较多,可以借助旋转托盘等收纳用品,但要注意,冰箱应避免塞得太满,尽量保持冰箱容量在75%左右,这样冷空气才能正常流通。
此外,避免频繁打开冰箱门或敞开太久,每次开门,暖空气都会涌入冰箱,而冰箱门敞开得越久,内部温度就越接近室温,帮助细菌繁殖。冰箱的门缝密封条也要定期检查、清洁。
(央视新闻客户端)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