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鸡爪又怕长胖的人,真的建议你吃鸭掌!!!
在一众美食里,鸡爪和鸭掌绝对算得上是“网红”级别的存在。鸡爪肥美多汁,鸭掌筋道爽口,无论是追剧时啃上一包脱骨鸡爪,还是下酒菜里来几块卤鸭掌,那滋味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吃上就停不下来。
虽然鸡爪、鸭掌都好吃,但很多人担心常吃会长胖,于是将它们列入了“长胖名单”中。但这对鸭掌来说可有点冤枉了!这篇文章,咱们就来对比下鸡爪和鸭掌的营养与热量,最后会给大家推荐鸭掌的健康吃法!
鸡爪VS鸭掌,鸭掌这些方面完胜
追剧啃爪子的快乐,谁懂啊!鸡爪和鸭掌都是禽类爪子,虽然长相差不多,但在营养价值和热量上却有很大差异。
1 都是禽类爪子,热量却差1.5倍
鸡爪每百克的热量为254千卡,而同为禽类爪子的鸭掌每百克热量仅为150千卡,相比之下,鸡爪的热量是鸭掌的1.5倍!
这主要是因为鸡爪的皮下脂肪较高,鸡爪脂肪含量高达16.4克/100克,所以吃起来很肥美;而鸭掌筋多肉少,脂肪含量较低,只有1.9克/100克。
1个鸡爪可食部约30克,很多人一吃就是5个起步,将会摄入近400千卡的热量,都相当于约两碗米饭了。再考虑到好吃的鸡爪都是加了油、糖烹调过的,热量更高,如果把鸡爪换成鸭掌热量能降低近一半。
对于正在减肥和控制体重的朋友来说,与鸡爪相比,鸭掌是热量和脂肪更低的美食!
2 鸭掌胆固醇很低,血脂高也能吃
我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中提到: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应少于 300 毫克,而高胆固醇血症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少于200毫克。
鸡爪的胆固醇含量为103毫克/100克,而鸭掌是36毫克/100克,只有鸡爪的近1/3,所以与鸡爪相比,鸭掌对血脂异常人群来说也更友好一些。
可别小瞧了高脂血症,它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患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于非常喜欢吃鸡爪,又担心血脂健康的人群,建议换成鸭掌对心血管更友好一些。
3 蛋白质比鸡爪高,但别指望美容
鸡爪的蛋白质含量为23.9克/100克,鸭掌比鸡爪略高为26.9克/100克。与鸡爪相比,鸭掌低脂肪高蛋白质,这使它吃起来比鸡爪更筋道,口感更Q弹。
虽然鸭掌蛋白质含量更优秀些,但也不能指望吃它能美容。
因为鸡爪和鸭掌中含有的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很难被直接吸收,营养学上属于不完全蛋白质,吸收利用率较差,吃了以后并不会直接作用于脸上的皮肤帮我们美容护肤。吃太多反而可能会长胖哦!
4 鸭掌钠含量更低
鸡爪的钠含量为169毫克/100克,鸭掌仅为61.1毫克/100克,只有鸡爪的近1/3。
对于需要控血压的人群来说,同样的烹调方式下,和鸡爪相比,选择鸭掌对维持血压健康更为友好一些。
在其他营养成分上,鸡爪的钾含量、硒含量明显高于鸭掌,分别是鸭掌的4倍、1.8倍。
怎么挑选鸭掌不踩坑
1 看颜色
新鲜鸭掌呈自然浅黄色或淡粉色,表面有自然光泽。如果鸭掌看起来异常惨白,可能是被漂白过的。
网上曾报道过有一些不良商贩使用过氧化氢对鸡爪、鸭掌等进行漂白,是因为添加过氧化氢不仅能杀菌延长保质期,还能去除鸡爪、鸭掌经煮制残留的血渍、污溃,也能去除爪子本身的微黄色,使鸡爪、鸭掌显得又白又大。
但是经过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的鸡爪和鸭掌,不仅营养成分会遭到破坏,还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损伤胃黏膜。[2]
根据我国GB 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允许使用过氧化氢漂白鸡爪、鸭掌,只允许使用在某些特定的加工环节中。
2 摸质地
优质鸭掌弹性好,按压后能快速回弹,说明鸭掌很新鲜。如果摸起来发黏、软烂,捏一下会形成凹陷的坑,弹性很差,那就已经不新鲜了。
3 闻气味
新鲜鸭掌有淡淡的腥味,如果闻起来有酸味、药水味或刺鼻的化学味,可能已经变质或处理不当。
4 警惕高钠鸭掌
购买市售真空包装的鸭掌时,一定要看好营养成分表,建议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一款。
通常情况下,泡椒风味的鸡爪和鸭掌盐含量可能更高。比如下图这款泡椒味鸭爪,4~5个鸭掌下肚大约就是100克,将会摄入1488毫克钠,折算成盐约为3.7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内,如果把泡椒鸭掌当做追剧零食,全天的盐摄入量很容易超标,长此以往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健康吃法推荐
想吃得美味又健康,推荐自己在家做。要避免油炸鸭掌、糖醋鸭掌这类高油高糖的做法,而凉拌鸭掌就很不错:
食材:鸭掌(无骨更好)、葱姜蒜、香菜、生抽、醋、柠檬、小米椒、白芝麻、料酒、香油。
步骤:
1.鸭掌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腥,撇浮沫后捞出过冷水,沥干。
2.加入葱花、蒜末、姜丝、香菜、小米椒、柠檬片。
3.把鸭掌和配料放入容器,加生抽、醋、白芝麻、香油,拌匀。
4.密封冷藏2小时以上,让鸭掌充分入味即可享用。
总结:
鸡爪很美味,但热量和脂肪都不低,劝退了很多减肥人士。与鸡爪相比,鸭掌凭借较低热量、较低脂肪、较高蛋白、较低胆固醇的特点,成为了更值得推荐的选择,关键在于少油少盐的烹调方式。
下次追剧时,不妨放下鸡爪,试试啃“鸭掌”吧!当然,美食虽好吃,也要适量呀。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