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将至如何陪孩子以最佳状态应考?专家为家长支招
中新网上海6月3日电 (记者 陈静)又到一年高考、中考时,在关键冲刺阶段,如何帮助考生们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3日,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邀请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沪上医疗机构,送上“锦囊”,助学子轻装上阵,让家长从容陪伴。
专家们表示,高考、中考期间,饮食安全至关重要,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备考期间,把压力调成动力,让焦虑化为专注。应对“大考”,家长的理解和接纳非常关键。关心点到为止,适度留白更安心,避免把焦虑情绪传给孩子,做最佳后援。
专家们建议,合理搭配营养,摄入充足蛋白质以稳固免疫力,适量碳水保证大脑供能,同时多吃新鲜蔬果。尽量不吃生冷食品,谨慎选择含咖啡因的饮食。考试前后避免大幅调整饮食,不吃或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也别过多大鱼大肉,否则既增加胃肠负担,也不利消化吸收。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医学科从恩朝副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长不要勉强孩子每分钟都投入学习,不要过度给予压力、不要过度管控和干预、不要过度叮咛和嘱咐。这位专家表示,有些家长认为全天候监督学习、制定严苛的作息制度等方式,能够确保备考效果。他们未能意识到,这种全方位的干预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机会。部分家长刻意营造紧张氛围,通过不断提高期望值、频繁与同龄人比较等方式施压,误以为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殊不知,这种持续的外部压力反而会抑制内在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父母的情商与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养育方式及孩子的情绪应对。从恩朝表示,如果父母能识别并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保持淡定,就更能成为孩子稳定的支持力量。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情绪状态想象成“红绿灯”,采取对应行动。
这位专家解释,红灯要停:即察觉强烈情绪(如焦虑、愤怒、烦躁)占据主导,此时最容易失控,做出冲动言行,建议及时停下。可以温和地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现在需要几分钟平复心情,我们稍后再继续这个话题。”而后暂时离开当下的环境,给自己一些平复情绪的空间。他建议家长在讲话或行动前,做一个简单自我检查:“我将要说(或做)的是真实的吗?有用的吗?是友善的吗?”
专家表示,高考前夕,父母有效支持孩子的关键在于陪伴,而不是过度控制,审视并管理自己的内在状态时,方能营造一个更稳定、更支持性的环境,迎接高考带来的挑战。(完)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