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孩骨质疏松上热搜!竟然是因为这个习惯

2025年06月07日 来源: 点击:

天气越来越热,日晒也越来越强烈。为了避免紫外线照射,很多人出门都开始注意防晒了。

然而,最近看到一则令人揪心的新闻:一名26岁的女孩,因为长期“全副武装”地防晒,竟然被确诊为骨质疏松!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做好防晒很重要,可以防变黑、防晒伤,怎么也想不到会和骨质疏松挂上钩。

防晒和骨质疏松,这两个看似无关的词,怎么就联系上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过度防晒为什么会导致骨质疏松?

过度防晒的隐形代价:

“丢掉”维生素D

防晒,在杜绝紫外线的同时,它最大的代价是也会让人体丢掉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食物中的钙在肠道的吸收,有利于骨健康。维生素D就像人体内的“钙运输大队长”,当我们摄入钙剂后,若无充足的维生素D,钙难以被肠道有效吸收,更无法顺利地沉积到骨骼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为什么防晒会让我们丢掉维生素D呢?因为维生素D的特殊之处就是,它从食物中获得的量很有限,大部分都是靠晒太阳合成的,所以素有“阳光维生素”的美名。数据显示,人体约80%~90%的维生素D通过皮肤暴露在紫外线B(UVB)下合成。而且,只要每天能在阳光下暴露10~30分钟,就可以获得足够人体需求的维生素D了。

但是,防晒霜会阻挡UVB,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防晒衣、防晒帽等防晒产品,也有一样的效果。另外玻璃也会阻断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基本上只能晒热晒老,但不能合成维生素 D。

我们需要多少维生素D?

我国存在一定的维生素D缺乏情况,0~18岁健康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较普遍,其中严重缺乏率为2.46%、缺乏率为21.57%、不足率为28.71%,而且,维生素D缺乏率随着年龄增加还会逐渐增高。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0~65岁)来说,每天一共摄入400IU(10微克)就可以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摄入600IU(15微克)即可。

“IU”即国际单位。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了,有的维生素D没有标注多少IU,而是 XXug。“ug”是微克。1微克=40国际单位。所以,你将微克乘以40就可以啦。

当然,部分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可以多补充点。比如,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专家共识推荐,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可补充1500~2000IU/d,可耐受剂量为 4000IU/d。但是,如何判断你是否属于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呢?需要由医生诊断判断,最直观的就是血液化验。

过量也有风险

普通维生素D的安全剂量范围很宽,人群中极少会有人长期使用超过最大耐受剂量的维生素D,通常情况很少有因普通维生素D摄入过量导致中毒的报道。

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比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曾报告过一例因维生素D缺乏而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导致过量的病例。

病例是一位34岁女性,2014年因“抽筋”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她后来出国生活,开始自己补充维生素D,每天吃的量很大,4000~20000IU/天不等,同时服用钙剂,持续共5年余。2019年回国后再去医院检查发现维生素D过量。幸好发现及时,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容易蓄积导致过量甚至中毒。典型的维生素D中毒通常表现为高血钙及其相关症状,如烦渴、多尿、呕吐、食欲下降、肾结石等。此外,维生素D过量可导致尿钙升高,尿钙持续>10mmol/24h可能增加肾结石和肾钙质沉着症的风险。普通人每天摄入维生素D的最大耐受量是2000IU(50微克)。因此,如果大家有吃维生素D补充剂的习惯,注意每天不要超过这个量。

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1

安全剂量是关键

普通成人:每日推荐量400IU即可。

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建议在医生或者营养师指导下适当增加补充量。

2

哪些途径可获得维生素D?

首选户外活动、晒太阳。每天让自己裸露四肢晒15~30分钟(避开正午强光),注意不要涂防晒霜、不要隔着玻璃晒,但为降低皮肤晒伤及其他皮肤疾病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在紫外线强度高或气温较高的时段日晒。

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而且户外活动还能让自己动起来,减少久坐,增加能量消耗,促进健康体重管理,防止长胖,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次,饮食也不用完全忽视。虽然食物能获得的维生素D不多,但一些食物,比如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蛋黄、强化牛奶等也是有维生素D的,户外活动不足的话,不妨注意多吃点这类食物。

如果户外活动少,天天都待在教室、办公室等室内环境中,也可以适当吃点维生素D补充剂,每天吃400IU通常都是很安全的。

相关文章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