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为科技成果转化上“双保险”
“赋权+” “安心屋”
浙江为科技成果转化上“双保险”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这为下一阶段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为营造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各种改革实践正奔涌向前。本报今起开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专栏,记者将深入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聚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等成果转化的新举措、新模式,聚焦创业投资支持成果转化的新探索、新实践,挖掘和展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案例,以飨读者。
探索推广“赋权+”成果转化路径,科研人员变身科技成果的“大股东”,怎么转、转给谁都可以自己做主;直面成果转化老难题——忧心国有资产流失,在全国首创科技成果资产单列“安心屋”管理范式……
“开展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以来,浙江在体系化推进、数字化支撑、‘赋权+’、全域化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长卢顺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改革,浙江5家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大幅提高,从改革前2019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9亿元,增幅高达325%。
卢顺平所说的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是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2020年5月18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分领域选取40所高校院所率先开展试点,浙江有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等5家单位入围。
“赋权+”破解“不愿转”难题
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程序较为繁琐,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成果转化积极性。赋权改革,则为破解这一难题开出“良方”。
2022年,浙江大学依托“赋部分所有权+作价入股”机制,将“一种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的技术秘密”的70%所有权赋予王浩华教授团队,科研团队以该成果作价入股,获得杭州一企业12%股权,学校留存的30%成果所有权以“入门费+里程碑付费”方式获得现金收益,成功走通了学校与科研团队“现金+持股”的混合投资路径。
“学校持有的30%成果所有权,经第三方评估后,由科研团队用现金方式购买。里程碑付费是等公司上市后,约定再付给学校一笔费用。”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王震说,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将知识产权变为股份,获得公司投票权和收益权。对投资人而言,打消了对知识产权权属的顾虑,加快了融资进程,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身为王浩华科研团队一员,王震真切感受到了赋权改革带来的变化——当“知产”变为“资产”后,校企联合也实现了1+1>2的效应,双方可以联合攻关一些关键项目。
“我们不仅具备了设计和制备超导量子芯片的能力,匹配企业研发的超导量子测控硬件系统,还形成了研发制造能力。”王震告诉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还积极探索“赋使用权+创新创业”模式。科研人员在创办企业中可自主使用成果,日后收益分成由学校与科研人员协商约定,提升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积极性。
“安心屋”打消“不敢转”顾虑
一直以来,国有资产管理的束缚,是掣肘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之一。虽然国家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全部下放,但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仍属国有资产,定价过低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担心风险,因此“不敢转”现象普遍存在。
为解开束缚成果转化的“细绳子”,2022年,浙江省科技厅、财政厅联手构建“安心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范式。
“我们依托‘安心屋’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线上审批,在全国率先实现成果‘内控管理—转化审批—公开交易’全流程电子化,高校院所的成果管理、转化审批、收益分配、上市交易等都在统一平台上完成,以电子存证的方式全程留痕,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实时无感监管、触发式监管。”卢顺平介绍。
通过“安心屋”实施转化的成果,以及成果直接或者指定持股平台作价投资所形成的股权,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范围……这些举措被写入《浙江省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实施方案》,既保证了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属性,又建立了单独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得知赋权改革政策后,2022—2023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刘杰采取“赋使用权+先用后转”方式,通过“安心屋”先后申请“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等3项发明专利10年长期使用权,用于自己创办公司的金刚石微波等离子产品研发。
为进一步满足发展目标和研发需求,刘杰所在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与学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在“免费试用”的基础上,购买上述3项科技成果所有权。如今,该公司已形成五款金刚石装备系统,相关产品年产值近两千万元,应用于各大企业和科研院所。
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有250余家机构近5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行单列管理,成果转化审批周期从平均58天压缩至30天。“安心屋”为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提供了浙江样本。此外,浙江发布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路径支撑。
“近几年,我们以网上技术市场、‘浙江拍’‘安心屋’为标志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先使用后付费’方式上提供浙江经验。”卢顺平表示,下一步,浙江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将从突出市场导向、深化集成改革、做强科技金融等方面,为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刘 垠
(科技日报)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