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个指标正常,说明你肝脏健康
作为人体内的“化工厂”,肝脏承担着新陈代谢、解毒、储存等重要功能。肝脏疾病往往具有隐匿性,早期不易察觉。如果肝出了问题,首先会通过肝功能检查指标反映出来。如何解读肝功能检验报告的主要指标,检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01
查肝功能主要看6个指标
肝功能检验结果主要有以下6个指标,若发现异常,则提示肝脏可能存在问题,应及时就医。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这两种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它们会释放到血液中。
如果血液中检测到它们的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损害,可能提示存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
长期滥用药物、大量饮酒等也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引起转氨酶升高。
·胆红素
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和排泄,可以分为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等。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可反映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胆红素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细胞损伤、胆道阻塞或溶血等问题。例如,黄疸型肝炎、胆道感染、胆结石等都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
·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这些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以及营养状态。
总蛋白和白蛋白降低可能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有关。
球蛋白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肝病进展等问题。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其降低可能意味着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
·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
这两种酶主要参与胆汁酸的代谢,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肝内胆汁淤积的情况。
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可能提示胆道梗阻、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疾病。此外,胆道感染、胆道结石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两种酶的水平明显升高。
·腺苷脱氢酶
腺苷脱氢酶与肝脏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有关。发生急性肝炎时,腺苷脱氢酶可能轻度升高;发生重症肝炎时,腺苷脱氢酶会明显升高。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是一种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酶。肝损伤越严重,胆碱酯酶水平通常越低。因此,胆碱酯酶的降低可能意味着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02
检查前注意7件事
专家提醒,进行肝功能检查前,要注意以下7个细节。
·空腹
空腹可以避免食物摄入对肝脏功能指标的影响,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肝功能检验前空腹8—12小时,其间可适量饮用清水,但应尽量避免大量饮水,尤其是含糖或咖啡因的饮料。
·饮食调整
在肝功能检验前几天内,应注意避免摄入过于油腻、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升高血脂水平,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提前告知用药情况
检验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某些药物可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异常。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在检验前暂停某些药物。
·避免剧烈运动
检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此类活动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进而影响肝功能指标的准确性。建议保持适度的休息和放松。
·禁止饮酒
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肝功能检验前应严格禁酒。长期饮酒或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影响检验结果。
·充足睡眠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肝功能检验前,应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或睡眠不足,以保持肝脏的正常功能状态。
·避免在感冒期间检查
如果在进行肝功能检验前患有感冒,最好在感冒治愈后7天再进行检查。感冒可能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导致误诊或漏诊。
03
肝功能异常如何应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钟巍表示,不少患者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就诊,问题主要集中在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指标异常。
·如何应对转氨酶升高?
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建议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明确肝功能异常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转氨酶升高伴有体重超标、血脂高、尿酸高,甚至血糖偏高的情况,可以通过B超查看是否有脂肪肝。
对于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可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再配合服用保肝药,多数患者的肝功能都能恢复正常。
部分转氨酶特别高的患者,需警惕急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疾病。
·如何应对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升高一般分为三种原因:生成过多、肝脏疾病以及胆道梗阻。因此,当发现胆红素升高时,建议到消化科就诊,明确原因。
胆红素升高的人,如果眼睛、皮肤明显发黄,伴有贫血、腹痛、呕吐、乏力、发热、大便发白等症状,可能提示急性肝炎、胆管梗阻或溶血性疾病,需立即就诊,进行验血、B超、磁共振或者CT等检查,排除相关疾病。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米莎
编辑丨林湘瑜
(央视新闻客户端)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