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天气变化大,这些疾病要预防!
文/赵斌 王佳丽
今冬以来的最强寒潮持续影响我国。过去两天,超过二十个省市区遭遇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1月27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暴雪黄色预警。
春节期间气候多变,加上人群大规模流动,患病风险相对增高。如何防范?
四招快速判断感冒类型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提醒,春节前后,受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流感病毒传播风险会相对增高。
哪些疾病可能高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梁瀛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根据往年经验,春节期间传播的主要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且今年呼吸道疾病呈现多种病原体交替或叠加流行的特点,但总体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
但需提醒的是,重症患者中主要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免疫力较弱群体,这一群体更需要警惕。
出现早期症状时,如何判断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梁瀛表示,一是关注症状轻重。流感通常比普通感冒症状严重,如高烧、全身酸痛、肌肉疼痛等。
二是观察全身症状。流感患者全身症状明显,而普通感冒患者虽然也可能有全身症状,但相对较轻,且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
三是考虑接触史。如果接触过流感患者后发病,可重点考虑感染流感。
四是结合季节和环境。如于秋冬季节和在人员密集处发病,则要考虑感染流感可能性大。以上是四种初步判断感冒类型的方法,但要获得准确诊断,还是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梁瀛表示,副流感病毒亦可以引起普通感冒,但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常多发于婴幼儿,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人偏肺病毒相对少见,症状也是相对较轻。
同时,除了病毒感染之外,支原体也会在人群中传播,常见症状为发热及咳嗽,多以干咳为主,亦可以出现乏力、咽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总体而言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
应对流感怎么用药?
如感染流感,在用药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梁瀛表示,抗流感病毒药物常用的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玛巴洛沙韦适用于治疗12周岁及以上单纯流感病毒感染的重症流感住院患者,以及症状出现不超过48小时的无并发症流感患者。
梁瀛强调,即便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些用药规范,也不可擅自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并且不可随意增加药物剂量或给药频次。
梁瀛提醒,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一定要尽快就医:
一是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和腹泻等重症倾向;二是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后容易引发重症的,应尽快就医治疗。
治病不如防病,梁瀛表示,有六点预防事项:
一是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
二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三是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四是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六是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哪些消化系统疾病要重视?
春节期间,除了要防范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常常在这一时期找上我们。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讲师陈莫邪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从临床经验来看,过年期间以下五种消化系统疾病需要注意:
一、急性胃肠炎。常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或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引起。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不适。
二、消化不良。节日期间进食多、规律性差,胃肠道负担加重所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嗳气、打嗝,食欲不振,恶心,腹痛,上腹部烧灼感等。
三、急性胰腺炎。节日期间如大量饮酒、过度饮食、进食高脂食物等易诱发该疾病,尤其是既往有胆道疾病的患者更好发。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甚至休克。
四、消化道异物。节日期间发生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明显增加,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例如将细小的骨头或者枣核等误食吞下,轻则可能划伤胃肠道黏膜,重则可能因为异物嵌顿导致食道穿孔。
五、贲门撕裂综合征。春节期间大量饮酒、醉酒、过度饮食后可能发生剧烈的恶心、呕吐,可导致贲门撕裂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可导致失血性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陈莫邪提醒,清淡饮食、营养均衡,以及合理搭配、控制食量、注意饮食卫生等虽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
另外,规律的作息、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都非常重要。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