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杭州医药港:AI如何按下新药研发“快进键”?

2025年08月30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杭州8月29日电(张煜欢)创新药事关国计民生,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高科技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10年研发周期、10亿美元投入、不足10%成功率”的“三高”困局是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面临的共同困境。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AI在药物研发中的深度应用正逐步改变这一局面,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更精准、高效的时代。

AI究竟如何按下新药研发的“快进键”?近日,记者探访位于杭州市钱塘区的杭州医药港。这一汇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港口”,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之下,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图为“金沙”AI制药智能体。张煜欢 摄  打造药物研发“融合体”

在创新药研发这场充满未知的冒险中,远森制药如同一艘敏锐的小帆,成功搭上了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下称“浙大智药院”)的“创新东风”。

不久前,上述企业自主研发的全新靶点抗癌药物,通过浙大智药院AI辅助药物筛选,成功跨越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道“天堑”,为后续药物上市赢得了宝贵时间。

“如何把论文里的成果变成药,这中间隔着一道‘死亡之谷’。”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浙大智药院副院长曹戟说。

为更好地助力企业攻克难题,浙大智药院聚焦重大疾病,布局原创靶点管线,结合知识图谱、多组学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原创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体系。

“我们已系统性发现12个具有临床潜力的新靶点,同时自建覆盖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成药性预测—临床前评价’的全链条 AI驱动原创药研发体系,在原创靶点药物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曹戟介绍道。

截至目前,浙大智药院已在钱塘区孵化落地7家医药企业,与1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计承接项目140余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0余项。

图为浙大智药院副院长曹戟介绍概念验证中心情况。张煜欢 摄  AI重构研发流程范式

走进德睿智药的实验室,不见传统药企中密密麻麻的实验架和瓶罐,取而代之的是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和显示器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AI和工程师们正在这里“思考”如何造药。

“什么是‘AI+制药’?你可以这样理解:传统新药的研发需要经历漫长的试错过程,但AI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更高效地按图索骥。”德睿智药创始人兼CEO牛张明如是解释道。

对于很多药企而言,研发之路是一场“豪赌”:从药物发现到完成II期临床试验,要“赌”靶点是否正确,要“赌”临床是否有效,六七年的试验不过“弹指一挥间”。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重构药物研发路径。例如德睿智药自主研发的“一站式AI驱动新药研发平台”,不仅可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与时间,更提升了候选药物的创新性与成功率。

“借助AI平台对化合物进行预测和排序,能够为研发提供更加精确的范围。”牛张明说,“AI帮我们‘筛’出了更好的分子,让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了更有效的候选药物。”

图为研究机构内展示的药物研发模型。张煜欢 摄  找寻创新生态更优解

长期以来,“三高”困局使得众多药企在研发道路上步履维艰。

杭州医药港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袁围透露,区内药企单项目研发投入普遍达4亿元至10亿元,但临床前候选分子仅5%能进入临床阶段。

“AI正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其推动研发环节从大海捞针转向精确制导,生产环节从经验操作升级为机器替代,管理环节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袁围说。

创新药研发开花结果,既得益于医药企业、科研人员锲而不舍的内驱力量,也离不开区域产业政策与创新生态的深度支撑。

当前,钱塘区正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已落地15个AI模型项目,布局18个省级以上AI科研平台,集聚11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在多领域拓展示范场景。截至目前,钱塘区已吸引辉瑞、默沙东等超1800家生物医药企业落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圈中,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无处不在。无论是靶点发现、分子设计还是临床试验优化,AI都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助力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杭州聚集了众多科技巨头,有头部医疗机构和一流高校院所,为医疗数字化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辉瑞智慧医疗创新中心总经理王飞介绍,该创新中心发挥龙头效应,已吸引十余家创新企业落户钱塘,同时通过平台开放、技术合作与项目共创,与生态中的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医疗数字化场景创新。

一家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杭州医药港扎根成长,亦是杭州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成功的靶点药物能够带来巨大收益,成功的“产业靶点”同样能创造巨大价值。

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此前表示,要坚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打响“中国医药港”品牌目标不动摇,高标准建设“中国医药港”核心区,全力推动“中国医药港”产业地标加速成势,不断塑造钱塘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完)

相关文章
  •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 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蓝生脑科坚持引育并举重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在公司可持续发展、医院内涵式建设的背景下,管理人才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连锁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蓝生脑科董事长卓立强直言:“引育用留需要全面发力,真学实练方能锤炼英才。”自2020年以...

  •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粮饲双收”“一塘多收”……新技术“大显身手”绘就秋日别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山东菏泽成武县是大蒜产区,大蒜玉米轮作是成武县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眼下,全县10万亩蒜后玉米相继成熟,抢收工作正在进行。2025年,当地有4万亩蒜后玉米采取“粮饲双收”的收获模式,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秸秆粉碎为饲料,既保障秋粮归仓,...

  •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六个核桃交卷:养元饮品半年报背后的“逆周期”筑基

    8月2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SH603156)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净利润7.4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358%至3.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至14.59亿元,增幅达58.96%;叠加每10股派现5元(含税)、总分红6.3亿...

  •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十年高考助学行动,剑南春铸就公益长效主义

    8月27日,随着“强国青年研学之旅”学子从深圳返程,剑南春2025年高考公益行动画上圆满句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剑南春以“AI志愿解码+科技节目IP+深度研学”三维矩阵,为全国考生构建起从考场到未来的桥梁。  从2016年起,剑南春发起高考公益行动,累...

  •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快手“快·来耍”落地成都:火锅节成文旅消费新引擎

    近日,作为2025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全程指导,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联合主办、锦江区商务局、青羊区商务局联合协办的快手“快·来耍”成都热辣火锅节正式启幕...

  •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一图读懂!监制:王薇 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