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一刻钟”改革观察
课间延长五分钟,学生成长大变化
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
——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一刻钟”改革观察
“啪!”发令枪响,刘思晗撒开腿冲了出去。北京市朝阳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思晗,刚和同学约了课间在操场50米赛跑。“8秒04!”刘思晗小脸红扑扑,眼里闪着光。临近期末,天气寒冷,在活力满满的15分钟课间,孩子们身心得到放松。
让孩子动起来,把课间还给孩子。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对义务教育学校课间安排做出调整,原则上将课间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5分钟的“微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又带来哪些思考?记者近日展开了实地探访。
加法与减法
课间不是可有可无
“吃象,将!”课间,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四年级(7)班的教室里,张涵奕和同学们乐在“棋”中。游戏的课间、欢乐的校园,是许多人的儿时回忆。“课间多了5分钟,虽说不长,但大家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课间不是可有可无,应该认真对待。”奋斗小学老师张红云说。
15分钟,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中心小学请来中式面点师,带着学生做花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把音乐带到课间,让学生体验“音乐冥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添置人工智能设备,学生自主“打卡”就可以计数跳绳、人机对弈……时间的“加法”,带来压力的“减法”,也带来校园生活的“乘法”。
“重视课间,说到底是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冬梅说,重视不是要把课间塞得满满当当,而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玩耍。
老师与学生
从“管理导向”到“育人导向”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圆恩寺校区位于一条胡同里,空间略显局促。学校发布了“课间活动征集令”,把课间15分钟交给学生自己设计和策划。“编花篮3个人就能玩,不占地方”“可以观察、养护池塘边的植物”“华容道、九连环”……学生们纷纷为课间活动支招。
让学生成为课间资源的发掘者、规划者和组织者,也推动教学理念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
上午9时许,北京市第八中学初中部的操场上,初二学生谭学韬正和同学们一起做自编操。学生创编,体育组老师把关。“一套操做下来,孩子们得到了锻炼,也感受到了快乐。”该校初中部体育教研组组长闫永刚说。
师生共创自编操、师生课间成“球友”、师生同订课间公约……从课间“玩什么”,到课间“怎么安全健康地玩”,越来越多老师从管理者走向陪伴者、参与者,把课间打造成学生的成长空间。
“课间育人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让学生在‘我的课间我做主’中全面发展。”黑芝麻胡同小学德育副校长康昕说。
伴随着“课间一刻钟”政策的落地,北京市教委还组织开展了“课间一刻钟”专题培训市级示范性培训。“‘课间一刻钟’是一个小切口,我们要用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周凯表示。
课堂与课间
充分尊重课间的时长和价值
萱草、黄芩……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一片“百草园”让人眼前一亮。“中医药蕴含着中华文化之美,我们不仅组织学生利用课间种、护、采草药,还在课堂进行研究、炮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老师李思恒说。
课堂是育人主阵地,课间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育人场域?在北京市昌平区硕博学校,一片小菜园生机勃勃,成为美术课、语文课的教学现场。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学生和老师一起到操场观察彩虹;在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成为劳动课程的教学素材;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科学课上制作的热气球成为课间新玩具……
“学校的每一分钟都是育人阵地。”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看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从‘课间一刻钟’走向一日生活‘全刻钟’育人,让学生在学校过好蓬勃、快乐、健康的每一天。”
“要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这是观念的变化,要充分尊重课间的时长和价值,把每一段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更好地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
留言板
网友“岁月静好”:为这波操作点赞!希望能够落实好,让孩子有更多时间自由活动。虽说安全很重要,但可以在设施上下功夫,防碰撞设施到位,引导到位,而不是靠禁锢孩子的天性来达到安全的目的。
北京某家长:每上一节课,从教室到操场上呼吸新鲜空气,对孩子的身体和视力非常有好处。把课间休息时间还给孩子,需要老师密切配合,不拖堂,同时做好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网友“Lena”:希望能落实好,课间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楼道,到户外玩,跳大绳、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可以分组分区域进行。
(人民日报 记者 李建广)
- 上一页:被疯狂盗版的“哪吒”周边
- 下一页:粮农组织:1月份全球食品类商品价格走低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