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注重阴阳平衡,适时进补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2025年9月23日是今年的秋分节气,这一天昼夜均等,寒暑平衡,自然界阴阳之气达到暂时平衡。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赵春江建议,秋分时节,饮食应以“平补”为原则,注重阴阳平衡、滋阴润燥、适时进补。可多吃芝麻、核桃、糯米、蜂蜜、梨等润肺生津食物,同时适量食用山药、百合、芡实等平补之品也可为冬季储备能量。
在作息方面,秋分时节阳气内收、阴气渐盛,经常熬夜易耗伤阳气,因此应及时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睡有助于阳气收敛,早起则可助阳气生发,避免寒邪侵袭。
积极运动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秋季抑郁,但应注意运动方式应以“收”为主,避免过度出汗和耗散阳气。建议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强度适宜的运动,并循序渐进。锻炼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
气温下降和日照减少易引发“悲秋”情绪。因此,秋季养生需特别注意情绪管理,不宜大喜大悲,应保持心态平和。登山远眺是舒缓心情、颐养心神的良好方式。
民间素有“春捂秋冻,杂病不生”之说。适当“秋冻”可增强人体耐寒能力,但若把握不当,易导致寒邪或风邪侵入。专家提醒,老年人以及患有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保暖,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
【养生药膳】
●四神汤
食材:茯苓、山药、莲子、芡实各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煮水、煲汤或熬米粥皆可。
功效:健运脾胃、排出湿浊、补中益气
●猪肤汤
食材:猪皮、白蜜、大米磨粉。
做法:把猪皮去毛、刮去油脂,加水慢煮浓缩后,捞净渣滓,加白蜜、大米磨粉,搅匀熬香,冷却后瓦罐密封,每日一小盅温服。
功效:猪肤汤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原用于治疗“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等阴虚火旺之症,因其药食同源的特性,逐渐演变为兼具食疗与药疗的养生佳品。
●五白汤
食材:白萝卜、白菜、豆腐、白木耳和百合等白色食材为主。
做法:食材洗净后一起炖煮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补气养血,适合在秋分时节食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
吉林大学,太宝藏了吧!白山巍巍,松水汤汤。在北国春城长春,屹立着一所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高等学府。她历经近八十载风雨洗礼,谱写出一部服务国需、励志图强的奋斗史。走进她,你会听见历史的回响,触摸创新的脉搏,更能与无数心怀热望的同行者相遇。她便是始建于1946年,东北...
-
2025全国秋冬进程:华北“跑步”入冬 你那儿秋天“缩水”了吗?中国天气网讯 “前天短袖、昨天薄外套、今天羽绒服……”这个画面或许是今年秋冬天不少人经历的“换季快闪”的真实写照。华北秋季“闪现”、“跑步”入冬,江南则秋老虎不退、入秋姗姗来迟,最近我国多地季节转换节奏不同寻常。中国天气网推出2025年秋冬...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南昌看“微笑天使”!“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晚清词人薛时雨曾在《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中以此描写“江豚吐水”的生动场景图为南昌“江豚湾”,母豚与幼豚结伴出游。 余会功 摄江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头部浑圆、体型流畅、嘴...
-
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明起冷空气影响北方局地降温8℃以上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0月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青藏高原东部还将有明显雨雪,四川、陕西等地阴雨在线。明天开始,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有4℃至6℃降温,局地降幅可达8℃以上,北方最高气温会在波动中维持偏低状态。青藏...
-
徐州推出“公安护航+”20项措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公安动能”10月24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公安护航+”20项措施》。该措施涵盖产业转型升级、护企助企安商、文旅市场繁荣、中心城市建设、普惠便捷服务、民生福祉关切共6个方面,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把公安职能优势...
-
不必谈拉尼娜而色变!超前的冷和拉尼娜 与冷冬并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觉得今年北方的秋季很短,主要是因为秋雨多,秋高气爽的日子少,而且冷得提前,冬季进程快速推进,华北多地秋季长度只有1个月左右。像河北石家庄,今年9月中旬入秋,10月中旬入冬,再加上时不时下雨,秋季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秋高气爽的体验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