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连续四年“新春第一会”聚焦科技创新
中新社武汉2月6日电 (记者 张芹)武汉全市科技创新大会6日举行,这也是该市连续四年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
大会发布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武汉将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产业领域全球创新策源影响力持续提升,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大会现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800万元(人民币,下同)奖励,并受聘为武汉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该委员会汇聚了30位来自各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线的院士、专家与企业家。
自2022年4月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武汉在科创领域建设成势见效。如今,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6万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41家;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武汉问世;去年,武汉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五大优势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
武汉市政府副市长孟晖在解读《方案》时表示,武汉将持续发力培育科技企业。到2027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15家,培育1家营收过千亿元、2家过500亿元且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武汉也制定了详细目标。到2027年,市级概念验证中心达30家、中试平台达200家,全市技术经理人突破5000人,建成8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此外,《方案》在创新人才引育、科技金融发展、科创载体增效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等方面做出规划。(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