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疗法呵护女性更年期健康

2025年02月10日 来源: 点击:

潮热、睡眠障碍、情绪波动……这些都是女性在更年期出现的症状。面对更年期挑战,许多医生建议女性接受这一过渡时期可能带来的痛苦及潜在的健康隐患。事实上,更年期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记忆力衰退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然而,经历更年期的女性通常没有多少医疗方案可选。一些口服避孕药能调理激素水平,但这种药物可能会造成血栓。非激素类药物,如非唑奈坦和依林奈坦,可治疗潮热,但它们也有副作用。其他选择包括抗抑郁药、认知行为疗法、针灸和生活方式改变,但这些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更年期管理的前景正悄然发生变化。无论是传统疗法还是新兴治疗手段,都为更年期女性健康点燃希望之光。一些科研人员正重新评估激素疗法的效用及其启动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其他研究者则在积极探索推迟更年期症状所带来的裨益。

激素疗法或有长期益处

一般来说,月经停止超过12个月可定义为绝经。尽管有时手术或药物治疗也会诱发更年期的到来,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更年期是女性在45至55岁之间,自然发生的一个现象。

更年期之前会经历围绝经期,这是卵巢减缓某些生殖激素产生的一个时期,大约持续4到8年。这会导致激素水平出现不规则波动,引发一系列可能持续到绝经后几年的症状。几十年来,更年期激素疗法一直是缓解女性更年期常见症状的常用方法。激素疗法可补充一些耗尽的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从而缓解这一波动过程。此外,这一疗法还可能带来其他长期的健康益处,如预防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乔安·曼森指出,早期激素治疗可能安全且长期有益。研究表明,即使更年期较晚阶段开始激素治疗,其好处也可能大于风险。未来,随着可穿戴传感器和生物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将能实时追踪激素水平,帮助确定最佳治疗时机,并按需释放激素。

卵巢功能关系全身健康

《自然》文章指出,补充激素可能还不够,关注卵巢健康也很重要。

“卵巢不仅仅负责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卵子。这个小器官还会向全身发送化学信号,驱动数百种具有健康益处的其他因素。”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生殖内分泌学家泽夫·威廉姆斯说。

美国卫生高级研究计划局局长雷内·韦格津说,当卵巢衰竭时,会引发许多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因此,一些科学家有不同的想法,即延长卵巢的“工期”。

美国卫生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的项目团队之一正研发延长卵巢功能的药物。雷帕霉素作为候选药物,已被证明可延长小鼠卵巢寿命。威廉姆斯认为,在人类身上,雷帕霉素可能会减缓女性卵子流失的速度,并可能将更年期推迟约7年。

目前,威廉姆斯团队正在对低剂量雷帕霉素进行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实验。该试验将招募50名年龄在35至45岁之间的健康女性,她们将连续12周每周服用一次该药物或安慰剂,随后接受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不过,团队警告称,在充分研究前勿擅自使用该药物。

更多治疗方法有待探索

此外,或许还有其他缓解更年期症状的途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肠道微生物群与女性性激素之间的关联。益生菌、饮食改变和其他针对这一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疗法,或许有助于治疗更年期肥胖和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

女性性激素的波动也与人体生物钟紧密相关。美国肯塔基大学生物学家朱莉·彭德加斯特等正在研究如何维持更稳定的生理节律。例如,将白天的进食限制在特定时间内,并且让身体接触光照和黑暗的时间与自然界的日夜更替保持一致,这样做可帮助解决一些代谢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他健康困扰。

无论科学研究如何发展,最终都需要转化为临床实践。为了让更多医生了解更年期疗法,美国部分医院开设了相关培训课程。比如,西雅图开设了一家更年期医学中心,为近400名患者提供相关服务。

相关文章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岸绿景美生态优 汾河两岸披锦绣

    央广网太原7月17日消息(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如今太原汾河已是碧水清波两岸葱茏,从曾经“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到如今成为城市的绿色“会客厅”,向到访的人们讲述着生态之变带来的生活之美。盛夏时节,已经...

  •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2025强基计划再升级!@高考生 报考千万别错过这个环节

    这几天,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陆续进入校考阶段。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从2020年起实行的一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国39所“双一流”高校试点,主要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生物育种等基础学科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

  •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让患者有更多用药选择 抗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再提速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日前最新发布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情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实施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去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达4900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

  •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体重管理就只看体重?

    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体重管理付诸实践。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4%的受访者进行体重管理是为了保持身材,改善体态形象,64.4%的受访者是想预防慢性疾病,减轻疾病...

  •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

    从小胖到大,问题出在哪|科普时间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去年暑假期间,一对体形肥胖的夫妻领着他们的孩子小明走进了我们的诊室...

  •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考生报志愿注意!2025新增本科专业有哪些?一文了解→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发布,广大考生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增列29种新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快速响应。新专业有哪些?又有哪些特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