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袁霓:“Gong Xi Fa Cai”缘何成为印尼人的口头禅?
中新社雅加达2月12日电 题:“Gong Xi Fa Cai”缘何成为印尼人的口头禅?
——专访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袁霓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在印度尼西亚,春节从恢复庆祝活动,到被列为全国公共假日,再到成为全国性的文化节庆活动,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印尼的春节庆祝活动都有哪些?“Gong Xi Fa Cai”(恭喜发财)缘何成为春节期间印尼人见面打招呼时的口头禅?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袁霓,对此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春节是印尼华人文化的象征?
袁霓:春节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我们的祖辈“下南洋”来到“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也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当地,如除夕全家团聚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到长辈家拜年,还有敬祖和祈福等。尽管有的华人已不会讲中文,但过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却传承下来。春节辞旧迎新、合家团圆,是深深刻入印尼华人骨髓的一种传统理念。
春节成为印尼全国的文化节庆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在印尼前总统苏哈托执政时期,政府禁止公开庆祝春节。2000年,时任总统瓦希德大力倡导民族和解,宣布包括华人在内的所有民族都可保持和发扬各自的文化传统。自此,印尼华族开始恢复庆祝久违的春节和其他中国特色的节日。2002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时任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在雅加达出席华人庆祝新年大会上正式宣布,印尼政府决定把中国农历新年定为国家公共假日。2003年春节首次成为印尼公共假日。如今,春节在印尼是华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华人文化的重要象征,同时因其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印尼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新社记者:印尼有哪些春节庆祝活动和具体仪式?
袁霓:印尼华人从祖辈那里延续春节传统。一般来说,春节期间各大庙宇都会搭设戏台,上演布袋戏、潮剧或黄梅戏。在一些华人聚居区,有舞龙舞狮队到华人家门前表演,有的会请舞狮队到祖宗牌位前祭拜。在印尼各大姓氏宗祠,华人会在春节期间到宗祠祭拜祖宗牌位,并举行宗亲的团圆聚餐。
印尼春节大年初七和初九的仪式比较特别。初七这天,印尼华人会炒七样不同寓意的菜:葱——聪明,蒜——精打细算,韭菜——长长久久,芹菜——勤劳,芫荽——缘分,生菜——生财,萝卜——好彩头。在华人常去的菜市场,本地菜贩都把这七样菜洗净打包,他们也理解并尊重华人的这一传统。初九这天,印尼的福建籍华人会拜天公,祈求来年好运道。拜天公的祭品中不能少了甘蔗。甘蔗也会因此在本地市场走俏。
元宵节也是印尼华人庆祝春节的重头戏。元宵的印尼语是“Cap Go Meh”,是从闽南语中吸收而来,其中“Cap”意思是十,“Go”意思是五,“Meh”意思是夜晚。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印尼的春节庆祝活动是多元文化表达的契机?
袁霓:随着春节被列为全国公共假日,印尼庆祝春节的方式越来越多样,春节得到印尼各族民众的喜爱,成为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契机。
春节期间,印尼大街小巷都用红色和金色的灯笼装扮一新,年味十足。在印尼一些地区,春节庆祝活动中有传统的舞龙舞狮,其配乐会加入印尼传统乐器;还有印尼传统舞蹈Reog Ponorogo(虎面孔雀羽冠舞)、Barong(巴龙舞)等;观众中不仅有华人面孔,还有印尼面孔。春节不仅是华人的节日,更已成为印尼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乙巳蛇年春节期间,印尼华人众多的日惹、梭罗、棉兰等地,当地政府首长与市民一道庆祝春节,吸引各族民众参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大年初一通过社交平台向全体印尼华人和华裔致以中国农历新年祝福。他表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不仅是一种传统,也是印尼多元化社会希望和团结的象征。
今年元宵节,雅加达特区政府与印尼华裔总会联合在班芝兰唐人街举办庆祝活动,这也是当地第一次由地方政府承办元宵节庆祝活动。山口洋因元宵节成了全印尼打卡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发展。
中新社记者:如何从印尼春节庆祝活动看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
袁霓:随着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已成为全球性节日、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民众带去欢乐体验。
春节成为印尼的全国性节日,这表明印尼社会对华人文化的包容和融合,还表明印尼社会对华人文化的认可和尊重。春节期间,“Gong Xi Fa Cai”(恭喜发财)成为印尼人见面打招呼时的口头禅,甚至引发当地媒体发文探讨。人们还会用印尼语“Selamat Tahun Baru Imlek”(新年快乐)互相祝贺,其中“Imlek”源于闽南语“阴历”一词,指的就是农历春节。
春节不仅是华人的节日,许多印尼本地人(包括爪哇族、巽他族等)也积极参与,穆斯林、基督徒、佛教徒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也可以共同庆祝,这有助于增进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从印尼春节庆祝活动可以看出,不同文明可以在包容共存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形成更加和谐的社会。春节不仅是华人的节日,更是印尼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向世界展示了文化共生的可能性。(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