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九治”攻坚 重庆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中新网重庆2月12日电 (梁钦卿)记者12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近年来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攻坚,建设美丽重庆迈出坚实步伐。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稳定在325天以上。2025年,重庆市将围绕七个方面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介绍,2025年首先是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完成涪江、綦江、阿蓬江等5条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累计建成30条美丽河湖、50条幸福河湖。其次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150家重点行业企业提升环保绩效等级,淘汰治理3.8万辆老旧车辆。再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耕地分类管理措施,持续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切实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
重庆还将以治废治塑为抓手,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到2025年底,重庆将累计建成“无废城市细胞”4000个以上。“无废城市细胞”是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位,包括“无废工厂”“无废机关”“无废医院”“无废学校”等。
近年来重庆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植物界“大熊猫”崖柏、银杉人工繁育野归成功,备受关注。今年,重庆将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5万亩、国家储备林50万亩,持续发挥森林“绿色屏障”作用。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三峡库区危岩治理攻坚战,完成431处存量危岩隐患综合治理,保障三峡库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是江城也是山城,既有大农村也有大城市。一方面,重庆将高水平建设山地特色生态之城,累计完成“两江四岸”治理7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将高品质建设巴渝和美乡村,今年6月底前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把村民房前屋后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此外,重庆将重塑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生态治理系统,迭代升级生态环保数字化平台,拓展“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等重点应用实战成果。比如,“巴渝治水”系统的监测感知点已达1.1万余个,水环境问题发现及解决时效由此前平均7天缩短为24小时以内。接下来,重庆还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大气、水、声环境质量监测自动化。(完)
- 上一页:团圆年丨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下一页:文化中国行丨千年鱼龙舞元夕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