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额逾31亿元 中国最高检披露李传良贪腐案进展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12日在受访时说,李传良违法所得没收案涉案金额逾31亿元(人民币,下同),系全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职务犯罪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
2024年10月11日,媒体刊登黑龙江省鸡西市原副市长李传良贪腐案公告,显示涉案资产超过31亿元,包括侵吞、骗取公共财物逾29亿元,受贿4892万余元,挪用公款1.1亿元,以及擅自使用国有资金注册公司、擅自决定由其实际控制的公司承揽工程,违法所得及收益7325万余元。
谈及最高检指导黑龙江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李传良提起的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案进展,张晓津说,案件办理期间,检察机关加强监检衔接配合,就案件整体认定思路以及区分财产属性分清违法与违纪财产、以确定数额提出申请没收意见等重点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针对犯罪事实性质认定、程序适用、违法所得追缴等提出补查意见。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还追加认定李传良违规干预、插手工程建设,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3100万余元涉嫌滥用职权罪的事实,并依法提出没收申请。
“我们紧抓关联案件不放,不给腐败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张晓津说,检察机关已起诉李传良案关联犯罪37件47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亿余元。
据最高检统计,2024年1月1日至12月15日,检察机关对21名外逃腐败官员作出逮捕决定;对12名外逃归案职务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其中“红通人员”8人;对12名逃匿、死亡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提出违法所得没收申请。(完)
- 上一页:深挖底蕴弘扬冰雪文化
- 下一页:挪威鲑鱼生产巨头悬赏捉捕2.7万条逃逸鲑鱼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