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之家里的暖心歌声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春节前夕,在第二届“团结颂歌”首都统一战线文艺成果展演的舞台上,28位在京台胞合唱团成员身着民族服饰,齐声唱响《灯火里的中国》,为展演拉开帷幕。这个团员平均年龄70岁左右的合唱团,歌声铿锵、神采飞扬,成了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合唱的时候,嘴要张得大大的,声音要响亮,要是歌词记不住,曲子不熟悉,情绪上不来,演出效果就出不来。”在京台胞合唱团副团长钟玉梅说道。为呈现一场完美表演,这群退休多年的老人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前往北京台湾会馆排练。
台湾会馆始建于清朝,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曾是台湾举人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落脚点”。如今,经过多次修缮,它已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场所,而会馆的多功能厅也是北京市台联为在京台胞合唱团提供的固定排练场地。平日里,团员们常常自发相聚在此唱歌、排练、聊生活家常。这个台胞们共同的“家”,时常传出一曲曲暖心的歌声。
“合唱团人多,为了协调会馆的场地和大家的时间,我们一般都会在会馆面积比较大的多功能厅,周末排练2小时。”在京台胞合唱团团长金玲说,“紧凑的排练不仅丰富了大家的退休生活,也让我们在京台胞有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每次在这里唱歌、排练,大家都很珍惜。”
从熟悉歌曲编排,到临时增加演唱曲目,再到加入舞台表演元素……谈到这次参加“团结颂歌”演出,84岁的男低音声部部长萧幼谊说:“时间短、压力大、曲子新、动作多、难度高,但大家积极性特别高,都希望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在京台胞的风采。”
2014年,在北京市台联的组织下,在京台胞合唱团正式成立。曾经的中学教师、医务工作者、一线工人们,因“台胞”的身份汇聚到一起,自此,“在京台胞合唱团团员”成了他们新的共同身份。
合唱团成立的那年,北京特色周联谊晚会在高雄香蕉码头举办,北京市台联邀请在京台胞合唱团部分成员返乡拜年,他们的歌声跨越海峡,飘向台湾。
在高雄时,合唱团成员用歌声传递情感,高唱台湾宜兰民歌、闽南语歌曲《丢丢铜》。回到北京,他们又用《我和我的祖国》《海峡隔不断一家亲》等经典作品,让音乐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演出不断,动力不止。“我们希望在京台胞合唱团能成为北京市台联的一张‘文化名片’,通过登台演出,让团员们丰富演唱经验,也用歌声来展现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金玲说道。(完)(《中国新闻》报作者李腾飞刘益伶报道)
- 上一页:马来西亚少年的英歌舞首秀
- 下一页:张成刚:“一人军团”成劳动力市场新物种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