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四川广汉 “拉保保”:300余年民俗传承成就地方文旅品牌
中新网德阳2月13日电 (杨勇)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四川省广汉市一年一度的“拉保保”民俗活动举行。在广汉市房湖公园和金雁公园两个“拉保保”的主会场,到处张灯结彩,人潮涌动。
活动现场。杨勇 摄 据介绍,广汉保保节源于川西民俗“游百病”和“拉保保”,是两个活动相融、发展、演变而来。游百病又叫“游毛病”“踏青”,川西地区古有“正月十六游毛病,游了毛病不生病”之说,每年正月十六出行游春玩耍,可以消灾祛病。
每年正月十六这天,来自广汉以及周边成都、绵阳等地群众纷纷涌进广汉城区,聚集于房湖公园内的十二棵古柏周围,见证“拉保保”的热闹场面。据悉,这十二棵古柏树为明代所植,有“百年长寿”“百病不生”“百事顺遂”等寓意。活动中,孩子家长将孩子的帽子(俗称“猪儿帽”)戴在心仪的“保保”头上,双方喜笑颜开,即表示“拉”成功。
上午8时30分,“拉保保”活动正式开始。在房湖公园十二株古柏树下,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满怀喜悦地在人群中“物色”合适的“保保”,“有眼缘”则成为重要的选择标准。“我的孩子今年5岁,今天特意赶来给孩子拉个‘保保’,准备拉一个长相富态的,护佑孩子成长。”来自成都的张丽满怀期待地说。
“拉到咯!拉到咯!”随着人群中一阵欢呼,一位长相儒雅的男子被大家簇拥着,和孩子家长一起走向“登记处”。这也是当天房湖公园内拉成功的第一对“保保”。双方家庭登记后,一起拍照留念,活动组委会还专门准备了礼物,赠送给“拉保保”成功的“幸运家庭”。
活动现场。杨勇 摄 来自广汉市新丰镇的陈蓉,则成为房湖公园内被拉成功的第一位“女保保”。“你要努力学习,快快乐乐长大。”陈蓉和孩子父母互留了联系方式,拉着孩子的手叮嘱说。
活动现场,还有抱着孩子的父母,在人群中来来去去左寻右看,想给自己的孩子拉一个“保保”,结果他们却被别人拉去当了“保保”。每成功一对,围观的市民和游客就鼓掌欢呼,还有许多人用手机拍下这热闹喜庆的场面。
历经300余年的广汉“拉保保”,已从最初的民间自由活动发展为有组织的“民俗节日”,是广汉人文脉络最长、群众参与最广的地方民俗活动,被誉为“华夏民俗一绝”。2003年,广汉市委、市政府将广汉“拉保保”民俗活动正式命名为“广汉保保文化节”,并纳入地方节日。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广汉“保保节”纳入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一民俗活动已经成为广汉市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完)
-
吉林大学,太宝藏了吧!白山巍巍,松水汤汤。在北国春城长春,屹立着一所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高等学府。她历经近八十载风雨洗礼,谱写出一部服务国需、励志图强的奋斗史。走进她,你会听见历史的回响,触摸创新的脉搏,更能与无数心怀热望的同行者相遇。她便是始建于1946年,东北...
-
2025全国秋冬进程:华北“跑步”入冬 你那儿秋天“缩水”了吗?中国天气网讯 “前天短袖、昨天薄外套、今天羽绒服……”这个画面或许是今年秋冬天不少人经历的“换季快闪”的真实写照。华北秋季“闪现”、“跑步”入冬,江南则秋老虎不退、入秋姗姗来迟,最近我国多地季节转换节奏不同寻常。中国天气网推出2025年秋冬...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南昌看“微笑天使”!“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晚清词人薛时雨曾在《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中以此描写“江豚吐水”的生动场景图为南昌“江豚湾”,母豚与幼豚结伴出游。 余会功 摄江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头部浑圆、体型流畅、嘴...
-
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明起冷空气影响北方局地降温8℃以上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0月24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青藏高原东部还将有明显雨雪,四川、陕西等地阴雨在线。明天开始,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有4℃至6℃降温,局地降幅可达8℃以上,北方最高气温会在波动中维持偏低状态。青藏...
-
徐州推出“公安护航+”20项措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公安动能”10月24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公安护航+”20项措施》。该措施涵盖产业转型升级、护企助企安商、文旅市场繁荣、中心城市建设、普惠便捷服务、民生福祉关切共6个方面,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把公安职能优势...
-
不必谈拉尼娜而色变!超前的冷和拉尼娜 与冷冬并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觉得今年北方的秋季很短,主要是因为秋雨多,秋高气爽的日子少,而且冷得提前,冬季进程快速推进,华北多地秋季长度只有1个月左右。像河北石家庄,今年9月中旬入秋,10月中旬入冬,再加上时不时下雨,秋季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秋高气爽的体验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