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23年10月以来累计清淤7881万立方米
中新网广州2月14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14日消息,2023年10月以来,该省累计清淤7881万立方米,清理了一大批淤积多年的水塘、河道、灌排沟渠等,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改善了城乡水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成效显著。
清淤现场。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 供图 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介绍,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多级多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联合清淤活动于近日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举行,吹响了今春兴修水利的响亮号角。此次联合清淤活动以“人工+机械”清淤方式,对龙岗村水塘、农田灌排沟渠以及周边河涌进行清淤,清出的淤泥按照就地就近处置原则堆放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共完成水塘清淤1处(约6600平方米),农田灌排沟渠以及周边河涌清淤约13公里。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部分水塘河道因淤泥堆积导致功能退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防洪安全和城乡环境。2023年10月以来,广东省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部署清淤工作,省政府印发《关于利用冬春时节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通知》,出台了“清淤6条”。2024年10月,广东签发《关于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令》(2024年第2号省总河长令),高位部署常态化清淤工作。
清淤现场。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 供图 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表示,去冬今春全省计划清淤总量3823万立方米,目前已投入人员26万人次、机械17.3万台班,清淤水塘9266个、灌渠超1万公里、河道超4000公里,清淤总量达2557万立方米,计划汛期前全面完成年度清理计划。(完)
- 上一页:李强会见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
- 下一页:受琼州海峡大雾影响 海口“三港”停航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