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一池春水” 上海多措并举打造国际一流教育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德育铸魂、体育强志、美育润心、校企联合、工学一体……记者14日获悉,上海以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为牵引,正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上海代表团在全国学生运动会的金牌数、奖牌数、总分均列第一;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节目作品入围率居全国首位;上海荣获“全球学习型城市奖”;国家大学科技园承载区对区域科技产业发展的贡献能级显著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项目数和合同金额逐年创新高……
上海市教委方面当日对记者介绍,多年来,上海坚持德育铸魂,入选教育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整体构建“大思政课”试验体系,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模式。上海坚持体育强志,推行“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体育课改,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落实学生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促进人人会游泳、人人熟练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国家最新监测显示,上海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7.9%、优良率61.1%,较2018年明显提升。上海坚持美育润心,实施面向人人的大中小学美育和艺术教育,帮助每位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项至2项艺术专项特长。上海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上海坚持劳育塑人,已布局2100余家社会实践基地,提供80多万个劳动实践岗位。
作为各类人才的集聚地之一,上海不断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提升高校创新策源能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活“一池春水”。多年来,上海打造以上海开放大学为枢纽、高校和职业学校深度参与的开放办学格局,拓宽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应用领域并辐射长三角地区。上海通过课程、活动等为民众提供多层次的终身学习产品,终身教育泛在可及。
据上海市教委方面介绍,上海出台高校招生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基础学科和急需领域培养规模,理工农医类本专科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增量计划重点投向基础理科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以及城市运行、重要民生领域相关高职专科专业。六年来,新增本科专业297个,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专业;中高、中本、高本贯通、“五年一贯制”专业点分别增至205个、76个、46个、65个,中职贯通培养专业点占比达40%,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健全。
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上海市教委引导高校更加主动融入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让高校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推动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者,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沪上教育部门和高校密切跟踪全球研究前沿和新兴产业、基础研究进展,遵循学科生长逻辑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演进逻辑,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瞻布局一批未来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采取压减或转移与学校发展定位不符的学科专业、切割部分传统学科专业转移至同城其他高校、跨校建立学科共建等方式,引导高校学科专业“腾笼换鸟”。
上海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促进办学匹配前沿领域和产业需求;探索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住企联合培养”,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急需人才,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础,由企业出题、企业和高校共同答题,着力推动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由“住校”到“住企”,构建“校企联合、工学一体”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模式。
多年来,上海已构建了“校级-市级-国家级”的创新创业体系,全市高校每年立项的校创、市创、国创项目总数已超1万项。全市高校累计开设1000余门双创教育课程,选课超40万人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上海赛区累计近40.13万个项目、160万人次报名参赛,获得国赛金奖83项;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奖项目“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夺得大赛全国总冠军。
据了解,上海还出台了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零号湾”等国家大学科技园承载区对区域科技产业发展的贡献能级显著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项目数和合同金额逐年创新高。
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立足超大城市实际,将持续构建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育格局,同时,进一步推进健全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更有力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所需。(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