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重庆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7人
中新社重庆2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4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5年平安重庆建设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以来,该市执行处置涉黑涉恶财产7731.06万元人民币;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7人。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副主任何逸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以来,重庆共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9个、恶势力犯罪组织75个,侦破案件2783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191人;起诉涉黑案件27件162人,涉恶案件101件479人;判决涉黑案件21件162人,涉恶案件86件523人。赵某某、李某、徐某某等一批黑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何逸表示,近年来,重庆将扫黑除恶系统融入一体推进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总体部署,立足“打早打小”,注重源头预防,黑恶犯罪明显减少,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以来,重庆共接到涉黑涉恶举报线索129条,核查率、反馈率均达100%。重庆还加强对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开设赌场等十类涉恶案件打击治理,2024年发案量同比下降44.1%。
“我们注重源头预防,推动以案促治。”何逸说,在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中,重庆对信息网络、自然资源、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金融放贷、市场流通、教育等行业领域开展整治,打掉黑恶势力73个,发出监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等116份,整改反馈率100%。
2025年是扫黑除恶斗争进入常态化的第五年。何逸表示,重庆将优化线索摸排核查机制,挂牌督办一批重点线索、案件,加大对新型黑恶犯罪及其黑灰产业的打击力度。(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