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深山白马文化着“数字华裳” 引“达嘎少年”归乡共舞
中新社兰州2月15日电 题:深山白马文化着“数字华裳” 引“达嘎少年”归乡共舞
中新社记者 闫姣
20岁的甘肃文县白马少年班政,今年寒假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加入到一场白马文化的“数字狂欢”中。他15日告诉中新社记者,相较于往年传统节目的演绎,今年他和500名伙伴,穿梭于自动开合的巨型假山和炫酷灯光之中,令他们激动不已。
2月11日,甘肃陇南市文县,大型白马主题民俗演艺《古韵文州·白马新篇》首演。中新社记者 闫姣 摄 文县铁楼藏族乡是白马人聚集地,白马在他们的语言中称“达嘎”。白马人是古代氐人的后裔,被称为东亚最古老部族,至今保留着最完整、最具特色民族的舞蹈池哥昼。文县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
前不久,当地推出精心创排的大型白马主题民俗演艺《古韵文州·白马新篇》,并计划于“五一”假日期间首演,耗资2.29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实景剧目《白马盛典》。这两场演艺旨在加强白马人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创新传承,也是白马文化披上数字外衣的最新探索。
2月11日,甘肃文县,《古韵文州·白马新篇》上演,由当地白马人演绎。图为观众记录现场。中新社记者 闫姣 摄 为了让演出精益求精,班政和几名大学生先后多次和导演沟通,探讨前期录音、后期制作,以及舞美灯光等内容。“演员无论在‘C位’还是角落,都应该高标准完成舞蹈动作,而且要高度统一,才能不辜负观众。”班政说。
在铁楼藏族乡乡长、两场演艺执行总导演班禅禅看来,年轻人在演艺中起到主导作用。他说,大学生积极活跃且文化水平高,热爱家乡文化,视角独特,懂得用大众喜欢的方式传播白马文化,既能形成良好的“白马文化传播圈”,又能有效带动其他年龄较大的参演者。
据了解,两场演艺融入了当地神话故事中的神树、大熊猫生存的竹林、白马人生活的廊桥等元素,使用3D投影、超大LED屏幕、高空威亚、增强现实(AR)、全息技术等特效,设计360度旋转观众席和多层次环形舞台结构,使观众视角始终处于演出中心场景,带来全新视听体验。
2月11日,甘肃文县,大型科技舞台演绎白马民俗文化。图为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闫姣 摄 元宵节期间的节目演出后,班禅禅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大家表示都想来实地看看。科技舞台演绎白马民俗的成功引起他的深思,他说,科技手段虽能让白马文化走得更远,甚至为出海带来便利,但核心还是要牢牢守住白马人的传统文化,“传承,但不失原味”。
铁楼藏族乡近年来致力于探索白马文化数字化。记者梳理发现,当地在数字化记录与存储、多媒体展示与传播、数字互动体验与教育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建立影音和语言数据库,累计收录白马歌曲、舞蹈数百首/支,收集白马语言词条18000个;对白马藏族的传统建筑、特色村落等进行3D数字化建模;在白马藏寨建数字博物馆,利用VR和AR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白马文化;以动画、视频、游戏等形式,开发线上教育课程。
在铁楼藏族乡还有诸多不同年龄段的白马人,他们自发参与白马文化的数字化制作与传播。60多岁的余丑英,用短视频拍摄白马人民俗活动、传统技艺;38岁的薛花,是“达嘎姐妹”民歌组合成员之一,她致力于民歌录制和传播;21岁的余锐在上海上大学,向同学推介动漫版白马文化……
目前,白马民歌、舞蹈活跃于中国内地多个省份,并多次走向新西兰、白俄罗斯的街头。(完)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