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新学期有啥新变化?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新学期有啥新变化?(政策解读·问答)
各地高校陆续开学,一些学生和家长关心,新学期奖助学金政策有哪些新变化?与此同时,其他学段的奖助学金是否调整,将惠及哪类申请者?对此,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问: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奖学金支持力度会相应加大吗?
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生在校人数的增长,部分地方和学校反映,涉及研究生的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应相应增加,标准应适当提高。
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三部门于2024年10月印发《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已进行优化完善:
——提标准。2025年起,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中央财政支持标准。其中,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万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这一调整将在中央高校落地。
——增名额。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4.5万名增加到9万名。其中,硕士生由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由1万名增加到2万名。这一调整,从2024年秋季学期就开始执行了。
问:涉及研究生的政策调整,有什么考虑?发给谁、怎么发、发多少,有哪些导向?
答: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此次政策调整,通过更大力度奖优、覆盖更多学生群体,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更加有效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奖优有据。中央高校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可分档设定奖励标准。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最高不超过硕士生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
——服务战略。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分配,应向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和方向倾斜,向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倾斜,向学术型研究生倾斜。各地可根据本次调整精神并结合实际,完善地方财政对所属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支持政策。
问:除了研究生,新学期还有哪些群体的奖助学金发生变化?
答:从满足民生需求的考虑出发,根据通知,今年春季学期起,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除了与普通高中一样,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还扩大了覆盖面。在原先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上,将三年级纳入资助范围。
——同时,六盘山区等11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
这些调整更加贴合学生、学校实际需求,将进一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保障他们顺利入学、安心求学,激励他们学有所成、全面发展。
问:新学期,如何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答:一方面,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三部门将督促各地统筹安排资金,及时下达预算,对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加强培训指导。三部门将面向各地各校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拓宽政策培训渠道,详细解读政策内容,确保政策执行规范到位,不断提高奖优助困的精准性,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让好政策及时惠及广大学生。(人民日报 记者 黄 超)
-
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法典草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
-
核电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拉动超2000亿投资,新项目花落谁家?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
-
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4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交流互鉴 科技赋能——变革发展中的文明力量”为主题,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和媒体机构、中外智库、跨国企业等各领域代表约300人,...
-
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原因公布
2024年12月22日在上海市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施工2标项目内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匝道小箱梁吊装作业过程中一台履带起重机主臂倒伏侵入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导致运营的轨道交通11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