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亿年前“珠江源头第一鱼”首次发现 与哈萨克斯坦沟鳞鱼是“姐妹”

2025年02月23日 来源: 点击: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古鱼王国”的云南曲靖最近再添古鱼新成员: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首次发现“珠江源头第一鱼”——约3.9亿年前的沟鳞鱼新种化石命名为“珠江源沟鳞鱼”,进一步研究显示,“珠江源沟鳞鱼”与哈萨克斯坦的沟鳞鱼化石亲缘关系较近,构成沟鳞鱼“姐妹群”。

  这项重要古鱼发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朱敏院士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以封面文章发表。

3.9亿年前“珠江源头第一鱼”首次发现 与哈萨克斯坦沟鳞鱼是“姐妹”2月21日,朱敏院士介绍正在绘制中的“珠江源沟鳞鱼”复原图。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朱敏院士2月21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表示,“珠江源沟鳞鱼”是首次在珠江源头发现并正式发表的鱼类化石,也是中国近50年来再次研究发现的沟鳞鱼新种,相关研究不仅进一步厘清沟鳞鱼各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丰富了对于沟鳞鱼属早期演化的认识,还揭示出华南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3.9亿年前可能存在生物地理亲缘关系。

  沟鳞鱼类研究历史悠久

  朱敏院士介绍说,沟鳞鱼类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它眶孔背位,躯甲由一个坚硬的长箱型膜质骨包裹,胸鳍被小骨片包裹且分节,因此推测其主要以营底栖生活。沟鳞鱼是古鱼类学研究历史悠久和命名非常早的一个属,迄今已有近两百年的研究历史,其化石也是全球分布,物种多样性很高,是开展古生物地理与生物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自地质古生物学家计荣森1940年基于采自湖南长沙跳马涧的前中背片内模建立并命名“中华沟鳞鱼”至今,中国对沟鳞鱼的研究也有近百年历史。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沟鳞鱼”还是中国学者最早命名的古生代鱼类。

  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古生物学界更是掀起对沟鳞鱼这一类群研究的热潮,在中国两广地区相继发现许多其他沟鳞鱼类化石,包括出产于广东韶关的“韶关沟鳞鱼”、广东乐昌的“广东沟鳞鱼”和“乐昌沟鳞鱼”,以及广西玉林的沟鳞鱼未定种等。此前,中国共发现沟鳞鱼属的7个种,“珠江源沟鳞鱼”是中国发现的第八种沟鳞鱼。

  不过,当时对于沟鳞鱼类的研究多为发现化石的描述,并未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至于各个属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未得到解决。

  情系珠江流域不解之缘

  作为中国南海入海的最大水系,珠江贯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多个省区,它不仅是水资源的通道,也是文化的载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多方考证后,最终确定珠江源头为曲靖市马雄山。

  2019年,第15届早期脊椎动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曲靖举行,朱敏等人带领中外古生物研究专家学者们到珠江源头进行会后考察,并在登顶马雄山的步道上发现大量分散保存的鱼化石。

  研讨会结束后,朱敏等立即对珠江源头附近地层进行详细地质调查,最终在珠江源头保护区及周边发现大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中泥盆世鱼类化石。

3.9亿年前“珠江源头第一鱼”首次发现 与哈萨克斯坦沟鳞鱼是“姐妹”2月21日,朱敏院士介绍“珠江源沟鳞鱼”化石研究相关成果。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朱敏院士指出,这表明当时珠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已经非常高,各个生态位都被占据。此次发表成果论文只是其中的一种化石,以珠江源地名命名为“珠江源沟鳞鱼”,另有多种古鱼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中。

  他说,有意思的是,除珠江源头及珠江流域外,在珠江入海口的香港,也发现与“珠江源沟鳞鱼”属于同一时代、一脉相承的沟鳞鱼类化石材料,说明早在3.9亿年前,香港与内地的古生物就已经是“共饮一江水”了。

  厘清属内关系板块交流

  在本项研究中,通过观察7件保存良好的“珠江源沟鳞鱼”化石标本,研究团队能从新属种中提取丰富的形态学资料,从而助力于探究和厘清沟鳞鱼属内的相互关系。

  朱敏院士表示,在对有效属种鉴定以及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此次研究建立起一个拥有64个种与72个特征的沟麟鱼属特征矩阵(其中3个为新加特征)。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表明,除“珠江源沟鳞鱼”外,目前其他所有来自中国的沟鳞鱼属都因“眶窗宽大于头甲宽度的1/3”和“颈片与躯甲连接区的前缘内凹”这两个共同衍征而位于同一支系上。

3.9亿年前“珠江源头第一鱼”首次发现 与哈萨克斯坦沟鳞鱼是“姐妹”“珠江源沟鳞鱼”生态复原图。(拟石古生物可视化实验室 绘图)

  “珠江源沟鳞鱼”则因与哈萨克斯坦的沟鳞鱼“具有细长的附肢近节”这一共同衍征,两者构成“姐妹群”。

  到目前为止,哈萨克斯坦板块已发现的泥盆纪胴甲鱼类有包括沟鳞鱼属在内的共4个属。根据在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华南板块盾皮鱼类之间的相似性,有学者1993年首次提出华南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在中泥盆世期间可能存在生物交流事件,但这种亲缘关系只是基于整体形态相似性推断,并未在系统发育框架中得到检验。

  本次“珠江源沟鳞鱼”研究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其与哈萨克斯坦板块沟鳞鱼互为“姐妹群”,因此,这两个板块上不同类群之前的亲缘关系均在系统发育框架下得到检验,“进一步印证了中泥盆世期间华南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之间的生物群交流。”朱敏院士说。(完)

相关文章
  • 8岁少年暑假出行方式“曝光”,有点意思
    8岁少年暑假出行方式“曝光”,有点意思

    最近,杭州“高铁少年”王慕清又有新动作。四天时间里,他坐了六趟高铁,串联起八座高铁站,亲身体验列车技术细节,甚至用硬币测试隧道风压。这趟“急行军旅行”不仅是玩乐,更是一次深入的科学探究。为啥要这么密集地坐高铁?王慕清今年8岁,是杭州市采...

  • 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千湖归来 “中华水塔”焕新生
    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千湖归来 “中华水塔”焕新生

    二十年前在浙江安吉余村,一粒思想的种子破土而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两山论”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

  • “羊都不吃”的羽衣甘蓝爆火:当健康焦虑正中资本下怀
    “羊都不吃”的羽衣甘蓝爆火:当健康焦虑正中资本下怀

    羽衣甘蓝正带着“健康”的铭牌成为食品市场新贵。两年前批发价0.8元/斤无人问津,如今3.5元/斤还供不应求。喜茶“夺冠纤体瓶”新上市,单月就消耗掉10万斤羽衣甘蓝,瑞幸羽衣轻体果蔬茶上线两周就狂卖1120万杯。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虚名?在我们再次心安理得...

  • 和总书记面对面 - 青山常在路更长
    和总书记面对面 - 青山常在路更长

    一场雨后,浙江安吉余村绿意浸染、蝉鸣悠扬。穿过山清水秀的村口,沿着村主干道往里走,“春林山庄”的招牌赫然醒目。五年前,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余村,走进这一全村最早的农家乐“春林山庄”。山庄主人潘春林热情将总书记迎进院内,向总书记介...

  • 8月新规,一起来看
    8月新规,一起来看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8月新规,一起来看规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行为;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持续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水平……8月一批新规将施行,一起来看!记者:齐琪海报制作:贾稀荃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国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用“关怀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国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用“关怀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央视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