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茶的功效和作用-「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时间:2023/06/25 11:17:06 编辑: 浏览量:



清明祭扫,是岳父及其家族每年雷打不动的保留习俗,无论天晴,或是下雨。

一大早,岳父五兄妹,以及各自开枝散叶的若干小家庭,当然也包括我,就开始从市区的各个角落,扶老携幼,舟车劳顿,奔赴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巴南区鹿角镇山边、爷爷婆婆的墓地。清明节,对于岳父及其家族来说,不但是踏青祭拜的日子,还是大碗喝茶的日子,更是宗族凝聚的日子。

这一天,更加忙碌的是仍居住在山边、爷爷婆婆坟地不远处的舅公和舅婆。天还刚刚亮透,他们就泡上了准备磨豆花的黄豆,洗净了薰得发黄的老腊肉,准备好了当季最新鲜的蔬菜……哦,对了,还要熬上一大缸红褐透亮的老鹰茶,凉着,“娃儿些到的时候,又累又渴,正好解渴。”

其实,对于老鹰茶的偏爱,是重庆人的执着,不分娃儿,还是大人。接近中午,长长的队伍穿过层层田埂,位于山边的农家小院立即热闹起来。舅公赶紧端出凉透了的老鹰茶。此时,已经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的娃儿以及大人们,犹如见到了琼浆玉液,把头埋进大缸就听得“咕咚、咕咚、咕咚……”之声不绝于耳,一阵狂饮之后,疲乏顿消、口舌生津,抬起头,一声“舒服”,已恢复满满元气。然后,大人们围坐一圈,开始互述衷肠;孩子们则互相嬉闹,满院子乱飞……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老鹰茶是舅公每年都要制作的,和巴渝乡村几乎所有农家一样。茶树就在院子旁的小树林里,与爷爷婆婆的坟茔遥遥相望,一颗高大的乔木,鹤立于周边树木之上。据说,爷爷婆婆生前选定这个地方作为他们归根之处,看中的正是这里的景致及清净。这棵挺拔的老鹰茶树,有没有为他们的选择增加权重,现在已不得而知。

老鹰茶,在重庆土著心目中又叫“老荫茶”。从“老荫茶”字面意义理解,大抵是因为茶树高大,荫蔽一方,且此茶有清热解暑之功效,故而得名。至于“老鹰茶”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说此茶树生长于巴山峡川高山峡谷之中,老鹰常常盘旋其上,故名;另有一说,此茶树的枝叶及种籽能散发出特别香气,老鹰啄食种籽和叶片可以消暑解渴,利用枝叶来筑巢搭窝,可以驱赶蛇鼠,因此得名“老鹰茶”。

其实,严格按照科学的界定,老鹰茶本不应该被称为“茶”,其植株,并非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而是樟科木姜子属一种叫做毛豹皮樟的植物。但这并不妨碍一贯务实的巴渝人民对它的喜爱,一度,老鹰茶被重庆人宠为一款城乡通吃的“国民饮料”。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儿时家在农村,每年接近清明,院子里总有一家率先飘出老鹰茶的香气。于是,全院子的人都好像得到了一道指令:“老鹰茶季到了。”家家户户开始制作老鹰茶。老鹰茶,几乎算是当时农村最重要且唯一的饮料,家家必备。

老鹰茶树,在农村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几乎家家自留山里都有一两棵。即使偶尔有一家的自留山没有老鹰茶树,那也没关系,看上了哪一棵,给主人家打声招呼,随便采。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制作老鹰茶虽然也有一定的工序和流程,但乡人大多随心所欲,没那么多讲究,也没有一层不变的工艺,所以,不同的人做出来的老鹰茶,味道其实是差异很大的。

第一道工序是采摘,一般是全家一起出动。彼时的农村,温饱尚且不能满足,郊游之类的精神需求,更是想都别想,因而,象采摘老鹰茶这类轻松且好玩的农活,对于孩子们来说,犹如一家人集体郊游,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一路上说说笑笑。到达树下,男人三下五除二爬上树梢,手起刀落胡乱劈下一些树枝;女人和孩子在树下,拾起树枝采摘嫩叶,不一会儿就听女人惊叫唤:“够了够了,不要再砍了。”——农村人对老鹰茶没有过多讲究,采摘标准也不统一,看得顺眼的树叶都采下来,不一会儿就将一个大背篓填满。

第二道工序是摊晾,专业术语叫萎凋。摊晾的时间长短,要根据主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事情与事情之间有一段空隙,估摸着刚好可以炒制一锅茶,“那就先炒一锅吧,剩余的晚上再说。”或者等晚上忙完了所有的农活,突然想起摊晾在一边的茶叶,“哦,老鹰茶还没炒,炒完了再睡觉。”

第三道工序是炒茶,最为重要,一般由家里的男人操作。平常炒菜的油锅,舀一瓢井水涮几下。这时,女人已将灶膛里烧得“噼啪”直响,脸蛋也被火光映得通红。男人用手背试了几次锅温,将已经打蔫的茶叶倒入锅中,双手急忙开始翻炒,一股白烟,裹挟着茶香,蒸腾而起……

第四道工序是干燥。大太阳的天气最好,一天两天晒干以后,赶紧用塑料袋封存备用。若遇阴雨天气,重庆清明前后湿润的空气中,老鹰茶是极难阴干的,只好放在灶头上炕干,或者放在已经背了火却保持温度的铁锅里烘干。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家乡的老鹰茶,虽各家的味道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浓浓的油锅味,甚至泡开以后,茶汤表面会浮现出一层淡淡的油膜。这种茶香混合着炒菜香的味道,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老鹰茶的败笔,是不好的体验,但于我而言,却是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少年时期,因家庭变故到了城市,生活环境变了,生活节奏变了,饮料的品种增加了……所幸的是,老鹰茶依然是那个年代城市里的主流饮料之一。特别是那些街角处、古道边,或者深巷里的简陋茶水摊,宠辱不惊地龟缩在城市一隅,似有若无——当你需要时,它便是久旱之后遇到的甘霖;当你不需要时,它犹如城市的肌肤,隐进这座山城独特的肌理之中,与城市深深融为一体。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出门就遇到爬坡上坎,石梯起伏之间,早已大汗淋淋,几近虚脱。这时抬眼一望,梯道尽头的巨型黄葛树枝丫上,一块手写的简易招牌正在迎风招展,“老鹰茶”三字,犹如救星,直抵灵魂。立即加快脚步,快速来到坡顶平台处,只见黄葛树的浓荫之下,一张破旧的小木桌,上面错落摆放着十余个玻璃杯子,每一个杯子都用一块正方形的玻璃片盖着,杯子里盛满了红褐的液体,那就是老鹰茶了;小桌旁边有一个巨大且被烧得漆黑的锑锅,里面还剩下大半锅凉透了的茶水,以及沉淀到锅底的粗糙的茶叶残渣;与锑锅并排摆放着一盆清水,里面放了三两个喝过待洗的玻璃杯。这就是茶水摊的全部家当。连同木桌后面斜靠在躺椅上、悠然摇晃着大蒲扇的摊主(一般是大爷或者太婆),这一幅画面,曾经在重庆的街头巷尾时有所见。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冲到摊前,也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抓起一个玻璃杯,“咕咚咕咚”一口气来了个底朝天。长长地换了一口气,把杯子往摊主面前一伸:“老板,再加点!”

摊主见惯不惊,朝着大锑锅努努嘴,“自己舀。”

……

灌了一肚子老鹰茶,休息一会儿,暑热渐去。摸出两分钱的硬币,扣在木桌上,扬长而去。从头到尾,摊主连正眼也没瞧一眼。这就是重庆人的任性,喝茶的,喝得理所当然;守摊的,守得去留随意,毕竟,只有两分钱这么大一回事。

老重庆这种充满人情味的茶水滩,终究在瓶装饮料的冲击之下,彻底从这座城市的旮旮旯旯消失了。而曾经丰富了这座城市面貌的这一幅民俗风情画卷,最终,成了老重庆人的集体记忆。

「风味人间」记忆中的老鹰茶

202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