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h(名家访谈丨陆伦根教授:NASH临床研究新进展)

时间:2024/04/24 23:20:47 编辑: 浏览量:

名家访谈丨陆伦根教授:NASH临床研究新进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然而由于NASH发病机制复杂,NASH的新药研发可谓是步履维艰,屡屡受挫。可喜的是,全球首款NASH新药于今年3月14日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伴有肝纤维化的NASH患者。那么,这款新药临床实际疗效如何?除了在治疗领域有了新突破之外,在NASH无创诊断方面又有哪些进展?近日,《国际肝病》第一时间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陆伦根教授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时长05:50

《国际肝病》

名家访谈丨陆伦根教授:NASH临床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在NAS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哪些主要进展?

陆伦根教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称为NASH,现也叫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总的来说,近年来NASH诊断领域的新进展不算多。除了“金标准”的肝活检有创诊断,在非创伤性诊断方面,临床依然以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结果为依据。


关于血清学诊断指标,临床上可以看到一些组合指标的应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NASH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这些组合指标尚不能实践应用于临床试验研究(尤其是药物临床试验)中。


在影像学诊断指标方面,包括瞬时成像技术(TE)、磁共振成像及影像联合血清学指标等,临床应用最多的依然是瞬时弹性成像和脂肪衰减参数等来判断肝脏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此外,也有一些新的进展,如利用磁共振弹性成像来检测肝脏硬度,又如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含量测定(MRI-PDFF)用于定量肝脂肪含量,评价肝脂肪变性程度,是近年来新兴的磁共振检测技术。上述两个影像学指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空间分辨率,显示出了良好的诊断效能,往往可以作为疾病早期诊断,尤其可用于I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III期临床试验仍需要肝活检确诊)。


在治疗方面,值得高兴的是,全球首款MASH新药于今年3月14日在美国获批上市。美国FDA正式批准Resmetirom用于治疗伴有肝纤维化的NASH患者。但这第一个新药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从现有数据来看,它对脂肪病变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仅是比安慰剂要好一点,并不能满足我们大部分的临床需求。其他NASH在研新药研发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包括PPAR受体激动剂、GLP-1R激动剂等等,我们也期待在不远的未来能有更多新药问世,使更多脂肪性肝病患者获益。


《国际肝病》

名家访谈丨陆伦根教授:NASH临床研究新进展


针对NASH特效药物的开发一直是近些年来创新药开发的热门赛道。您认为NASH新药研发的难点和挑战有哪些?

陆伦根教授:Resmetirom的正式获批可以说是NASH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然而,我们看到其他NASH新药研发却一直缺乏进展,失败也多于成功。总的来说,NASH新药研发的痛点主要是无法解决NASH的复杂致病机制,疾病进展可能受多种因素、多个靶点共同作用影响,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目前在研的新药临床试验中,往往只针对某一靶点进行干预治疗,因此,未来的研究中,可能需要更多探究多靶点的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国际肝病》

名家访谈丨陆伦根教授:NASH临床研究新进展


请您结合实践经验谈一下NASH无创诊断的进展如何?

陆伦根教授:实际上,对于一般的临床诊断,现有的NASH无创诊断,包括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基本已经足够了。瞬时弹性成像、脂肪衰减参数等评估对NASH肝脏纤维化和脂肪病变具有较高准确性,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求。如果更进一步精确诊断的话,可以使用磁共振弹性成像和MRI-PDFF来评估。目前尚没有其他无创方法可以替代影像学诊断检查。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